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多位專家表示,這將對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資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互聯網+”首次亮相政府工作報告
“互聯網+”概念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首次現身,已成為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最為“靚麗”的一筆。
報告指出,2015年“互聯網+”行動計劃將為互聯網與包括醫療、教育、物流、金融等在內的傳統行業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將培育更多的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會長黃震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將不再僅僅是種技術、工具和渠道,它將對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資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中關村下一代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認為,“互聯網+”的提出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近兩年,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更快融入傳統產業以及金融理財、打車等民生領域。而PC互聯網時代升級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后,互聯網技術與兩化融合相結合會有更多看點。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潤喜說,“中央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互聯網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間的重要性,‘互聯網+’是一個很綜合的概念,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
今年三處提及互聯網發展
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共有三處提及了互聯網發展,比去年多了一處。這也是互聯網發展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次數最多、篇幅最重的一次。
一是對2014年互聯網工作的概括,即“支持發展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
二是在2015年工作總體部署中提出,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發展物流快遞,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
三是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黃震認為,隨著互聯網發展的勢頭一浪高過一浪,我國對互聯網發展的認識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提出‘互聯網+’的概念,正是我國政府順應潮流,與時俱進的完美體現。”
互聯網金融示范效應顯現
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并在當年的金融改革目標中將其視為重要的一步。
過去一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被政府工作報告稱作是“異軍突起”。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統計,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
2014年,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提及互聯網金融。今年開年考察,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天,總理又來到國內首家開業互聯網民營銀行,并承諾“作為政府,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便利的環境和溫暖的春天。”
“從2014年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持續關注,態度上也一直是積極呵護和支持。”黃震說,互聯網金融的巨大發展和突出作用已經得到了肯定,“利用互聯網金融這種新興金融業態倒逼傳統金融改革和創新的作用已發揮出來。”
不僅如此,黃震還認為,從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政府希望互聯網金融不僅要倒逼傳統金融改革,也要與傳統金融“融為一體”,開展同業合作,共同實現“普惠金融”。
2015年,有關普惠金融的表述中,去掉了“互聯網金融”的字樣,并將服務主體設定為“所有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說,“普惠金融涉及的機構,也從之前提到的新興金融業態,如互聯網金融,擴展到整個金融行業。” 曾剛說,“預計在政策引導下,將逐步形成包括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市場以及新興金融業態在內的多層次普惠金融體系。” (李海霞)
(4月19日新華社) 雖然已過去4個多月,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猶在耳邊。如何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應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需正視的新課題。
做一個符合文明社會規范的“中國好網民”并不是很難,只要我們善于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時刻堅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守住一份責任。
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對“互聯網+行動”進行了大篇幅的闡述。從數據上看,互聯網不僅僅是營銷工具和手段,更對酒這樣的傳統行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新華網杭州11月21日電題:中國互聯網發展站上歷史新起點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展望未來的互聯網星空,不少專家認為:下一個全球30億網民將有90%來自發展中國家。
今天,世界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盛會,在古老的江南水鄉浙江烏鎮閉幕。大會成功搭建起中外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必將為互聯網的發展構筑更堅實的基石,提供最強勁的動力。
首屆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所致賀詞中強調,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習主席這番話明確指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關鍵思路,確定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基本內容,重要方向和根本目的。
前不久,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新華網承辦的中國互聯網20周年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提出,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帶來五大創新啟示,引起業界共鳴。由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五點創新啟示是用戶至上,體驗為王;簡約取勝,快速迭代;上下聯動,敢為人先;管道定規,彎道超車;應用主導,服務增值。
屆中原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今天在鄭州舉行。我在很多年前就說過,死的是紙,活的是報,今天我要說,活的是互聯網金融,死的是傳統金融,因為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的。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視察大象融媒,他從頭看到尾,我從頭講解到尾。
保障互聯網,規范互聯網,要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網絡良好生態,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正確面對網絡輿論,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短短22年,中國已經成為“網路上的國家”,并實現了從追隨者到領先者的身份轉換。保持這一優勢,需要進一步消除互聯網發展的數字鴻溝 互聯網正在讓世界變平,但它本身卻“溝壑縱橫”。
官員畢竟不是一般網民,作為一個城市、一個部門的主政、施政者,對互聯網的認知應該更有高度,也更有深度。至于開放、共享……
圖解:習近平提出世界互聯網發展新思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在浙江省烏鎮視察“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下午3時許,習近平抵達博覽會展館,首先前往發展理念區,觀看“智慧峰會”、“智慧烏鎮”介紹及互聯網博物館演示。
最新一期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人數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互聯網對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深化。農村網民增速高于城市、移動商務應用用戶規模快速增長,成為目前互聯網發展的亮點。
當地時間12月2日,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發表題為《溝通中互信 合作中共贏》的主旨演講。新華網華盛頓12月2日電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2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兩國在網絡空間共識大于分歧,合作多于爭端,并就中美互聯網交流提出五點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