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馬云、馬化騰等創業者之后,從北京中關村興起的“創客風潮”,近年來迅速向深圳、上海、天津、四川、貴州等地擴散。奔涌的“創客風潮”不僅激發了無數人的激情夢想,也預示著我們將迎來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嶄新時代。
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否與當年聯產承包制的重大效應相媲美?能否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并由此推動形成百舸爭流、奮發有為的改革開放新局面和經濟社會新氣象?這是重大課題,亟待高度重視、給出答案。
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經濟增長新動力和社會繁榮之源泉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席卷而來。信息、能源、材料、醫藥、環保等領域技術不斷取得激動人心的突破,催生了新的制造模式和商業模式,也催動著一場全人類走向智能生產、綠色生活的新遷徙,其中蘊含的諸多革命性變化,將對國家競爭力和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順應這一潮流,我們只有加快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才能扎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搶占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推動經濟轉型、釋放社會活力,社會投資和創業創新熱情迸發。去年,全國新注冊企業在上年大幅增長的基礎上又新增加了1200多萬戶,其中首次參與投資創業的自然人多達291萬人。在此背景下,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創客”更是如同雨后春筍,迅速成長。一大批熱衷于創意、設計、網絡的年輕人,緊跟數字技術改造傳統制造的潮流,用自己的“桌面工廠”生產出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驚嘆不已卻又接地氣、有市場的新型產品,顛覆著傳統的制造和消費模式,乃至產業布局和投融資方式。目前,北京已形成亞洲規模最大的“創客空間”,深圳的華強北已被視為“創客圣地”。韓國《中央日報》最近刊文稱,去年中國新的風險創業者是韓國的100倍,吸引的創業基金是其15倍以上,中國的“創客風潮”已成為韓國一大威脅。這是否危言聳聽姑且不論,但中華大地涌動的“創客風潮”顯然加速推開了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新工業革命大門,正在引領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到來。
不久前,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感慨地說,如果全國有1億至2億人能去創業創新的話,就會打造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資源和環境壓力加大、傳統增長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唯有加快經濟轉型,特別是進一步興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才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筑牢基石,為經濟發展增添持久動力。
不僅如此,進一步興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還有利于廣泛動員和激勵人民群眾參與改革、推動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實踐一再證明,基層和群眾的探索實踐、創新創造,是推動改革車輪滾滾向前的重要力量。創業創新是億萬群眾參與的偉大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面對各種阻力,特別是體制機制的障礙藩籬,創業創新者由此也就自然成了改革的呼吁推動者,進而還會讓更多人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這對于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推進改革、使改革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顯然具有重大意義。
當年實行聯產承包制,極大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僅創造出糧食生產的奇跡,而且迅速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加速了中國從傳統農業大國向現代化工業國家的轉變。特別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極大推動了我國城鎮化進程,農村社會事業、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精神面貌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所孕育的奇跡已露端倪,只要我們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每一個創業創新者都擁有夢想成真的公平機會,必定能夠開辟經濟增長新天地,必定能夠形成奮發進取的時代新風尚和社會繁榮新氣象。
因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不可低估。
二、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新機制新氛圍
春節過后首個工作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研究出臺了一批減稅降費措施,為全國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送出價值不菲的“大紅包”。此前不久,中央還籌集了400億元的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并鼓勵更大規模的社會、民間資本參與進來,共同培育支持蹣跚起步的創新型企業。這些有力舉措,都釋放出打造更好創業環境的強烈信號。為迅速興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我們既要落實好各項扶持優惠政策,還要進一步從戰略上研究和采取一攬子措施,加快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的新機制和新氛圍,推動形成活力釋放、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
其一,凈化創業生態。減輕負擔以利輕松上陣,是增強創業創新者信心的必要之舉。中央已陸續出臺一批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稅費減免政策,各地各部門也要盡快落實相關實施細則,嚴查并制止形形色色的“土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費。同時,還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嚴格規范基層行政執法人員行為,懲治“小官大貪”、治理“蒼蠅撲臉”,根除故意刁難、吃拿卡要、濫權牟利的“蠅貪”之患,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
其二,優化市場環境。下好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的“先手棋”,方能搞活創業創新全盤。對政府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對創業創新者而言“法無禁止皆可為”,一份政府的“權力責任清單”、一份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是支撐未來公共治理和市場發展的兩大柱石。圍繞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改革核心問題,我們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尤其警惕個別地方和部門“明放暗不放”的虛與委蛇。同時全面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錯誤做法,破除技術壁壘、壟斷藩籬,保證各類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并以健全的法治規范行為秩序、保障創新權益、保護營商環境,促進創業創新活力充分迸發。
其三,提供基礎保障。創業創新者的愿望是美好的,風險也是很大的,而能夠為這種高風險買單的往往是資本市場,是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在一些發達國家,交易興旺的資本市場催生了風險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不僅大范圍分散了風險,也加快了財富實現速度,讓諸多有才干的年輕人成為創新英雄。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在新股發行、信息披露、交易監管等環節還存在著不少體制性制度性問題,需要加快改革步伐,為廣大創業創新者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傳統應試教育往往易于培養“考試天才”,使得創造創新人才明顯不足,有潛力的青年人才流失嚴重。為此,教育改革應由只重視同一性、規范性向鼓勵多樣性、創造性轉變,由知識灌輸為主向啟發科學思維、提高發現解決問題能力轉變,更加重視終身教育和創業教育,并建立相應教育評價機制。此外,還可考慮在各地設立創業創新基地、創業扶持基金及創業創新指導中心等專門機構,為創業者提供盡可能多的資金、政策支持和市場分析指導。
其四,營造輿論氛圍。做好創業創新各項工作,需要強大的價值引導力、精神推動力的支撐,需要講道德、重誠信、循法治、守契約的社會文化氛圍。為此,應當認真研究如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成為引導和推動創業創新的重要精神力量。創業創新者所具有的強烈責任意識、參與意識、進取意識和家國情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他們施展才干、實現價值的奮斗歷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牢固基礎。新聞媒體應以此作為改進宣傳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教育引導、樹立典型、交流經驗、組織大賽等手段,讓創業創新深入人心、形成共識、產生共鳴;通過打造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輿論環境,鼓舞全社會奮發進取的開拓精神,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濃厚社會氛圍中,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
今日之中國,正處于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構筑的新時代,這注定又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蓬勃朝氣將一掃體制機制障礙、固有利益藩籬,以及虎蠅貪腐之患所導致的陣陣霧霾,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昂揚向上的正能量。讓我們為創業創新者吶喊鼓呼,真誠地尊重每一份奮斗的價值、每一個創造的夢想,共同建設更加繁榮美好的中國!(作者:鐘經文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3月3日第一版)
5月31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公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在高校創新創業方面,我省又出新政策。
不僅如此,我省還將實行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支持在校大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創新創業,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這幾天,河南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關于買房、創業的,都是有利于咱市民生活的。“創業基礎”將作為面向高校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核心課程,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不少于32學時、不低于2學分,力爭到2017年實現創業教育全覆蓋。
習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要加大創業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各類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中國經濟網兩會報道特別節目“中經之夜:大眾創業 行穩致遠”訪談現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倪邦文說,在鼓勵創新和創業方面,學校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昨天,天津大學宣懷學院(中科創業學院)正式成立。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表示,“創業教育并不只是狹義地讓學生都去開公司、開餐館,而是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在他們心里埋下一顆創新創業的種子,不斷積累、汲取養分,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人社部門要建立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信息數據庫,實行實名制就業服務,大力開展就業見習和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實名登記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應當說,在各類創業群體里面,大學生是一個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潛力的群體,一般來講,創業有兩類:一類叫生存型的,一類屬于成長型的。總之,我們會和有關方面共同抓好“創業引領計劃”的實施,更好地發揮以創新推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這樣一個作用。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河南省將以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重點,從政策、資金、市場準入和投資領域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各種形式的社會創業活動。
鄭州市金水區緯一路小學六年級班主任馬小雙也表示,孩子們可能是通過電視或者身邊的例子,無形中學會這樣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創業”。
鄭州市金水區緯一路小學六年級班主任馬小雙也表示,孩子們可能是通過電視或者身邊的例子,無形中學會這樣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創業”。
鼓勵大學生創業,真正的目的應該是鼓勵學生更主動地了解社會,參與社會,而不是把學業放在一邊提前掙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各高校要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并建立教務部門牽頭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