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邁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強國的夢,靠什么來實現中國夢?2014年底,習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思想,為實現這一夢想做了戰略總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戰略總布局的關鍵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這一步戰略任務完成如何,既關系到我們黨的承諾能否兌現和取信于民,也關系到中國夢能否順利推進和由夢想變為現實。目前,時代的列車已經開進了2015年,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只剩短短5年時間。同時,我們現在與建成包括城鄉全體人民,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小康社會,在一些指標上差距較大。在這種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習總書記把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放在中國夢的大格局中加以強調,并將其視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充分說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于實現中國夢非常之關鍵。
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戰略總布局的動力支撐。習總書記履職初就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用創新思維和全局觀念,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在“全面”,關鍵在“深化”,根本在“改革”。改革是個系統工程,經歷30多年的改革發展,目前已經到了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問題復雜、矛盾凸顯、任務艱巨,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攻堅克難。因此,新一輪改革要在各個領域統籌規劃、全面推進,通過不斷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不竭動力。
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戰略總布局的有力保障。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法律之外無特權,主張公平正義,彰顯法治權威?!耙婪ㄖ螄?,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比嬉婪ㄖ螄?,與全面深化改革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貫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滾滾向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國夢戰略總布局的政治保證。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所以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要“從嚴”,包括嚴肅地抓作風建設、嚴格地反 “四風”,嚴厲地打“老虎”捉“蒼蠅”懲腐敗。只有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力量才能不斷增強,民族復興的夢想才能順利實現。因此,全面從嚴治黨,不僅關系到我們黨自身有沒有力量,也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沒有堅強的政治保證,更關系到中國夢的戰略總布局是否協調。
原標題:權威解讀法治熱點的優秀通俗讀物——評通俗理論讀物《法治熱點面對面》 捧著剛剛出版帶著墨香、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法治熱點面對面》,作為法律職業人,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用了整整一天時間,一氣讀完,感到如飲甘泉,通透解渴,暢快淋漓,明目醒腦。
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當今時代是法治時代,黨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是題中應有之義。
兩者存在著涇渭分明、不容混淆的根本差異。
專家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依憲執政,是一種規范國家權力的政體安排,是黨的領導權、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高度統一。一言以蔽之,中國的“依憲執政”絕不是西方的“憲政”民主,兩者存在著涇渭分明、不容混淆的根本差異。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依憲治國,解決的是中國作為一個穩定有序的現代大國,國家領導權的歸屬與運行方式問題。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高度重視的依憲執政,也是一種規范國家權力的政體安排。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憲法至上、科學立法、公平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具體路徑,認真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投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法治中國的理想必將成為現實。
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首先是法治的中國;一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首先是法治的社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設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弘揚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們就能在創造經濟奇跡之后,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文明,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人類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過去和現在一直生長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之中,未來要繼續茁壯成長,也必須深深扎根于中國的社會土壤。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簡稱“四個全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深化審判、檢務、警務、獄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的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加強法律文書釋法析理。
此次兩會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戰略后的第一個兩會,其節點性意義不言而喻,對于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具有“破題”價值。大公報評論指出,“四個全面”是對未來的戰略指引,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相互作用、螺旋遞進,將貫穿中國實現小康社會的全過程。
在這一年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新班子,勵精圖治,革故鼎新,興利除弊,一系列強國富民的好政策不斷出臺?;仡?014這一年,習近平帶領中央新班子治國理政,主要干成了“十件大事”。
在這一年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新班子,勵精圖治,革故鼎新,興利除弊,一系列強國富民的好政策不斷出臺?;仡?014這一年,習近平帶領中央新班子治國理政,主要干成了“十件大事”。
—寫在首個國家憲法日 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到來。11版·法治·國家憲法日特刊 同樣,我國國家憲法日的設立,將使得憲法教育、憲法宣傳更加有的放矢??偟目磥?,國家憲法日的設立標志著依憲治國邁出了嶄新的一步,鑄就了新中國憲法史上的里程碑。
全會強調,推進嚴格司法,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全會強調,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