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向世界發出了傳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聲音”,引起了廣泛共鳴。
“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2012年11月15日,在那場舉世矚目的記者見面會上,剛剛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以清新質樸的話語,打動了無數人。后來成為媒體高頻詞的“夙夜在公”,正是出自《詩經·召南·采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曾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這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訪談等,形成了獨具個性的風格,人們愛聽、愛讀、愛看,海外媒體紛紛稱之為“習式風格”。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的語言之所以引人入勝,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運用古代典籍、經典名句。從諸子百家到唐詩宋詞,從孔夫子到毛澤東,旁征博引、畫龍點睛,總是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激蕩。
學習習近平的文章、講話、著作等,一個最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激活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其鮮活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比如,以“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確為政必須維護好群眾利益,用“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說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述領導干部從自己做起的重要性,借“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凸顯改革創新的意義,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從精心用典中,我們可以感悟“以百姓之心為心”的宗旨意識、“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務實精神。什么是共產黨人的無私情懷,什么是執政者的深謀遠慮,品讀字里行間,已經不言而喻。
習近平多次倡導,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對經典名句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展現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典過程,其實就是在打造一張張中華文化的金質名片,向世界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中國故事,這正是“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的生動范本。
古人說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共產黨人讀書作文,更會把目光投向干事創業、治國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領導能力、治理思想、執政風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運用于治理現代化的當代實踐。
當今中國正在進行深刻變革,尤其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鑒往知來,攻堅克難離不開歷史啟示,為政用權缺不了理想信念的鈣質。因此,學習用典,不只是記住幾句名言、了解幾個典故,更應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由此推開門、邁開步,不斷深入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寶庫。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走進文化、加強學習、提升素養,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就會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千年未有之巨變,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順應時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強自信,就一定能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接力中,寫下我們這一代人的絢麗篇章。
(楊振武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社長)
當地時間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秘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當天,習近平還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同代表們就亞太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等議題交換看法。
習近平強調,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利馬同秘魯總統庫琴斯基舉行會談。歡迎儀式前,在庫琴斯基夫婦陪同下,習近平和彭麗媛向秘魯獨立先驅紀念碑敬獻花圈。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會議開始前,習近平同其他與會領導人依次抵達,受到秘魯總統庫琴斯基的熱情迎接。各成員經濟體應該繼續發揮好亞太經合組織作用,落實好往年會議成果,規劃好未來亞太合作愿景,促進亞太經濟持久繁榮。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會議開始前,習近平同其他與會領導人依次抵達,受到秘魯總統庫琴斯基的熱情迎接。各成員經濟體應該繼續發揮好亞太經合組織作用,落實好往年會議成果,規劃好未來亞太合作愿景,促進亞太經濟持久繁榮。
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結束了對厄瓜多爾24小時旋風式的訪問,進行了十多場活動。習近平主席這次對厄瓜多爾的訪問,使中厄兩國深化了政治互信,推動了中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
有記者問:據媒體引述日本政府發言人稱,習近平主席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席APEC會議期間進行了會面。中國代表團發言人陸慷: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應日方請求,習近平主席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作了簡短交談。
會議開始前,習近平同其他與會領導人依次抵達,受到秘魯總統庫琴斯基的熱情迎接。各成員經濟體應該繼續發揮好亞太經合組織作用,落實好往年會議成果,規劃好未來亞太合作愿景,促進亞太經濟持久繁榮。會議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
習近平指出,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力帶動了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當天,習近平還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同代表們就亞太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等議題交換看法。
當地時間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秘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先期抵達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國駐秘魯大使賈桂德也到機場迎接。
當地時間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基多,開始對厄瓜多爾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主席抵達厄瓜多爾,厄總統破例到機場迎接】舉目群山盡,回首白云低。
當地時間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厄瓜多爾《電訊報》發表題為《搭建中厄友好合作的新橋》的署名文章。
說習近平是“網絡達人”,可不是比拼泡在網上的時間。總書記的“達”,體現在“上層建筑”上。他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立柱架梁、嘔心瀝血,為世界互聯網的發展殫精竭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