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2日報道,美國軍方測試一種無人駕駛的360度全視野偵察飛艇,以保護華盛頓免遭巡航導彈、無人飛機和敵對飛機的侵襲。然而,這項高科技防御系統卻引發了隱私擔憂。
這個“巡航導彈聯合防御系統”(JLENS)飛艇是美國建設巡航導彈防御能力的重要項目,用于對海域或海岸線進行偵察,偵察半徑達485公里。
這個長73米的飛艇有兩個充滿氦氣的浮空器,用供電和通信鏈路臍帶系在地面平臺上,在約3300米的高空中飄移。浮空器攜帶遠程雷達,用于遠程監控和提供精確的攔截數據。飛艇可以在空中持續30天進行全天候監視。
此一系統可對來襲的巡航導彈進行超地平線的探測與追蹤,并為地面防空系統提供精確的目標數據以供瞄準,還可為指揮官提供整體戰區綜合空中圖像,提供更好的態勢感知能力。
美國陸軍已開始在華盛頓以北80公里的馬里蘭州一軍事基地對這個新系統進行為期三年的測試。然而,當地居民看到這個巨型白色飛艇出現在他們上空后,開始質疑當局是否在侵犯他們的隱私。
當地一名自由插畫家威德納在其推特賬號上說:“JLENS軍事監視器兼防御飛艇就在我對面的薩斯奎漢納河上空漂浮著。該說它酷,還是令人毛骨悚然呢?”
活動人士也對于這個監視系統感到反感。來自華盛頓電子隱私信息中心的麥克考爾說:“當你抬頭看天空時,突然看到有人或有東西正在看你,那種感覺相當令人反胃。”
根據該組織的調查,當局在決定使用JLENS系統時,并沒有擔保不會利用此一系統來對進行地面監視。
美國“民權自由聯盟”律師史丹利說:“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擁有堅固的制衡,讓民眾可以不必擔心這個有力的技術不會用于國內監控。”
五角大樓否認JLENS系統會監視非飛行物體,并在一份資料文件中強調,這個飛艇“無法探測任何人,飛艇上也沒有安裝任何攝像機”。
華盛頓區放空作戰司令賴斯說:“我們甚至沒有在飛艇頂上安裝攝像機,所以根本無法知道頂上是否有雪或冰。”
但被問及,從理論上來說,日后是否有可能在飛艇上安裝高清視頻裝備,賴斯承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但這并不是我們使用這個飛艇的目的”。
除了引發侵犯隱私擔憂,這項計劃目前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國會是否會繼續批準為該計劃撥款。
這項防御系統計劃已經進行了近10年,但目前進行正式測試的飛艇只有兩個。政府問責局指出,這項計劃至今已花費了28億美元(約175億人民幣)。國會已將該計劃在2015財政年的5400萬美元預算減半。
河南商丘寧陵縣男子時松波自費30萬元研制一架載人飛艇,在田間道路上試飛取得成功。
據韓國《中央日報》9月9日報道,韓國軍方官員8日透露稱,有望于今年內在白翎島實戰部署可在數公里上空對朝鮮地區進行監視的戰術飛艇,24小時監視部署在白翎島對面的朝軍動向。
試驗中,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NORAD)將使用來自JLENS的信息,NORAD負責北美大陸的空天預警、航天管制和海上預警。負責保衛美國首都區的領空的第263陸軍航空與導彈防御司令部也將使用JLENS信息。
一艘造價高達300萬英鎊的飛艇近日在英國完工。這艘海上飛艇使用了英國戰斗機引擎作為動力。
日本政府4月1日決定在日舉行日印政府間磋商,探討海上自衛隊救援飛艇“US2”的出口事宜。日本政府還爭取在2015年度,成立防衛省的直屬機構“防衛裝備廳”,負責日本同外國政府及國際機構間的出口談判事務。
寧陵小伙時松波自費30萬元研制了一架新式載人飛艇。飛艇高10米、長23米,可乘坐2人,飛行高度500米,時速達50公里。10月25日,時松波在田間道路上試飛了飛艇并取得成功,完成了他的飛天夢。
預計韓國今年下半年會在白翎島部署戰術飛艇,屆時可對朝鮮進行24小時監視。
美國空軍首次通過JLENS飛艇制導的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攔截反艦巡航導彈模擬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