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創新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張軍
思政工作新時代,網絡教育定乾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面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把加強網絡輿論引導作為宣傳思想工作重中之重,大力提升網絡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認清新形勢,把握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政治方向
新媒體自媒體時代,網絡思潮多元多變,文化碰撞日益頻繁,學生思想獨立性增強,網絡話語權和文化主導權爭奪日趨激烈,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敢于亮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
一是互聯網沖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當代大學生如影隨形的網絡社區充斥著各種思潮和價值觀念,傳統思政“一家之言”面臨網絡“百家爭鳴”的挑戰。抽樣調查中,我校約45%的學生把網絡作為影響思想的首要因素。網絡文化多樣性、媒體傳播復雜性對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是新媒體打造大學生的數字課堂。知識碎片化傳播、快餐化閱讀的時代,網絡空間成為大學從不點名但出勤率極高的數字課堂。調查顯示,我校92.75%的學生把微博微信作為獲取資訊的重要方式。運用新型傳播手段引領學生思想成為新的時代命題。
三是朋友圈重塑大學生的人際網絡。隨著新興媒體風靡網絡,朋友圈、好友圈、粉絲團成為學生主要的人際溝通橋梁。我校近50%的學生表示每天刷朋友圈的時間超過2小時。融入學生朋友圈并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宣傳思想工作干部的必備素養。
面對新形勢,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還存在一些掣肘之處:一是被動應對多,主動出擊少?,F有網絡平臺慣于被動跟風隨流,主動引導網絡輿情能力弱,只言片語的“游擊戰”使用多,主流話語的“陣地戰”本領弱,有效吸引學生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宣傳貫徹多,文化引領少。網絡文化作品風格單一、千網一面,習慣唱高大上的“主題曲”,不善哼接地氣的“流行曲”,感染力震撼力有待提高。三是傳統隊伍多,網絡紅軍少。面對具有新思維特點的大學生“網絡原住民”,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的教師“網絡移民”,習慣打“地面戰”,不善贏“信息戰”,存在關鍵時刻“失聲”的現象?;ヂ摼W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必須始終正確把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政治方向。
二、筑牢新平臺,凝聚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核心力量
學校堅持引導學生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弘揚時代正氣,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文化建設為靈魂,以隊伍建設為保證,著力增強校園網絡人文關懷,以富有創造性、實效性、針對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給力創新人才培養。
一是建設網絡育人主陣地。學校強化陣地意識,把建好網絡陣地作為抓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性、基礎性任務,統籌用好社會新媒體和校園網絡兩個陣地,構建好網絡育人的教育平臺。建設了全校學生工作“微博矩陣”和輻射到全體學生的“微信集群”,推出了航小寶、北航推薦、博雅課堂等一批關注量超過5000人的微信訂閱號;創新校園網絡互動平臺建設,吸納“人人網”品牌好友化和“微博客”效應巨星化的特點,為學生量身打造了ihome網絡社區。同學們“曬”自己的ihome主頁,享受“圍觀”,接受“吐槽”,承受“拍磚”。目前,用戶有4.3萬余人,日均訪問量2.6萬人次。ihome已經成為全體北航人信息共享、智慧共生、成長共贏的網上精神家園。
二是弘揚網絡文化主旋律。學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大愛”品格,突出“空天信”特色,傳承科學精神,培養人文情懷,用先進文化占領校園網絡陣地。線上線下同步打造航空航天文化節,結合音樂劇《羅陽》建設校友羅陽網上紀念館,院士和航天員報告會進行網上直播和互動交流,培育學生航空航天情懷;首批建設了6個網絡名師工作坊,校長懷進鵬院士每月通過學生處微信公眾號、ihome足跡墻與學生無障礙進行溝通。通過“北航十個精彩瞬間”微視頻大賽等推出了一系列校園網絡文化精品。“聿航”學生媒體中心獲批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清朗的校園網絡文化滋養著學生心靈成長。
三是建設網絡紅軍硬隊伍。學校堅持以先進性、專業化、智慧化為目標,以輔導員和學生黨員骨干為核心建設網絡評論員隊伍,空閑時做潛水員,工作時做教練員,緊急時做消防員,成為優秀的領航員。輔導員和黨員骨干人人開微博、上微信、加學生QQ群,及時掌握網絡輿情;圍繞網絡熱點、學生關切精心策劃議題,組織網上辯論和引導;對于網絡上的噪音雜音,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反饋,及時澄清真相,使主流聲音形成優勢;輔導員在ihome亮身份開工作坊,黨員骨干爭做名記名編,努力成為學生中的“大V”。一名輔導員成為全國十佳優秀輔導員博客獲得者。新時代的網絡紅軍成為掌握網絡斗爭主導權的中堅力量。
三、開拓新格局,創新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引領機制
加強和改進互聯網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立足引領,在結合與融入上下功夫,在創新與發揚上做文章,打造傳統工作優勢的網絡升級版,形成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增長極。
一是線上線下全方位聯動。宣傳思想工作成效要看是否融入一流創新人才培養全過程。要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組織建設相互支撐,與心理健康教育聯動發展,與學生創新創業融為一體,與校園文化營造互促共進。網絡虛擬空間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
二是文化精品全時空覆蓋。宣傳思想工作成效要看網絡教育項目是否具有影響力和穿透力。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意高遠、時代感強、學生熱捧的網絡文化作品之中,樹立校園網絡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經得起考驗的學生原創作品,覆蓋學生學習、生活、交流等培育環節,潤物無聲,以文化人,匯聚持久的精神力量。
三是專兼結合全員化協同。宣傳思想工作成效要看網絡輿論引導和文化傳播隊伍是否有強有力的戰斗力。要引導支持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秀導師積極參與,在青年教師和學生黨員骨干中凝聚生力軍,發揮學校機關、后勤干部職工的協同作用,與宣傳思想和學生工作部門共同推進網絡育人。要堅守底線、明確責任,敢抓敢管、善做善成,全員打造過硬的網絡鐵軍。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堅持思想引領、主動有為,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努力使學生成長成才每個環節都從網絡獲得資源,思想行為每個方面都從網絡獲得引導,生活學習每個時刻都從網絡獲得支持,網聚浩然正氣,培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棟梁之才。
《中國教育報》2015年2月3日第3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思想宣傳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必須扎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實踐。
高校是教育單位,也是文化單位,知識分子和青年大學生構成了校園人群的主體,歷來是各種文化思潮傳播激蕩的重要場所,也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意識形態斗爭復雜化和社會思潮多樣化的疊加,在高校宣傳思想陣地上經常得到直接的表現。
拜職工群眾為老師。我們考慮問題、安排工作,都要以職工群眾需要為第一信號,以職工群眾呼聲為第一選擇,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
1月28日上午,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市領導謝安順出席會議并講話。
“要堅持中心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積極推進文明河南建設,形成億萬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
8月27日下午,我市召開宣傳文化系統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及省市領導講話精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瑞琴出席。
8月26日,市委宣傳部召開工作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省委常委會議和省委宣傳部工作會議精神。
11月7日,商丘市委召開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宣傳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