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國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省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與2014年相比,今年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創新作為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力點,更加突出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明確提出全年創新任務目標,開出一張張務實的“創新清單”。
爭相打造創新高地
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是我國創新實力較強的地區,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經過近年來的積累和發展,北京、上海、廣東、天津等地的創新實力,包括人才儲備、資金投入、科研成果、專利數量、產業科技含量等指標,已達到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因此,這些地方在設置創新目標時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持企業自建或與高校院所共建研發機構、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落實技術創新行動計劃、“京校十條”和“京科九條”,特別是更好發揮中關村的“主戰場作用”,深入落實“1+6”和“新四條”,推動示范區高水平發展,提升首都文化軟實力。
上海市更是將目標定位于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了具體舉措:加快建設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持續涌現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加強科技前瞻布局,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民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等領域布局一批重大創新工程。
積極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級區域創新中心,是天津市今年提出的創新發展目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天津市表示要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構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通過深化與北京科技創新合作,打造京津國家級創新主軸,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科技服務等重點產業領域,開發一批核心技術和“殺手锏”產品。
致力完善制度體系
加快完善激勵和保護創新的科技體制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是許多地方政府工作的著力點
如何進一步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打破制度藩籬對創新形成的阻礙,通過制度激勵和保護創新,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共識。
河北省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打造金融平臺方面提出目標,要求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和成果發布機制,推動市縣層面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和創新成果孵化器。同時,更好發揮市場的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項目和經費分配機制。推行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股權和分紅激勵等政策,探索開展專利權、科技成果入股試點,支持科技人員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設立省級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擴大創業風險投資基金規模,打造一批專門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平臺,加快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
在山東,加快改革尤其是激勵科研人才、鼓勵創新的目標十分明確。山東省提出,政府要從主導資源配置,向注重市場監管和平臺建設轉變,從選拔式、分配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領式資助轉變。健全對人才的股權、期權及分紅激勵機制,讓科研人員獲得合理合法回報,使作出創新貢獻的人“名利雙收”。
福建則致力于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掃清障礙,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簡化審批、創新服務、馬上就辦,破除“熟人經濟”“吃拿卡要”等頑癥。全面推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嚴格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支持創業、激勵創新,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各地政府注重在產業提升中,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通過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發展最終還是要體現在產業進步上。許多地方在報告中提出,要在原有產業優勢基礎上,將研究鏈條與產業鏈條有機結合,將創新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出更多新經濟增長點。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人才強省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務必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通過加強同部、企、院、校的合作,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進一步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在工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鼓勵企業強強聯合、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加快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產業,這個提法與“工業4.0”不謀而合,“工業4.0”被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在將傳統工業生產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最終實現工廠智能化,讓工廠直接與消費需求對接,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加強工程機械及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動力電池、高性能數字芯片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攻關,促進互聯網技術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環節滲透,向管理、營銷環節延伸,加快把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成新的增長點。”湖南省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創新的焦點聚集在產業化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上。
煤炭大省山西的目標更為具體: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低碳創新行動計劃,以安全、清潔、高效、低碳發展為方向,實施好煤基科技重大專項,力爭在煤炭綠色開采、煤炭清潔利用、煤層氣、現代煤化工、低碳技術等領域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
搭建公共服務平臺
搭建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也是各地政府大力推動的工作
在完善創新體系、推動社會創新的過程中,各地也更加注意轉變管理方式,通過提供公共服務、支持基礎科學領域研究等,促進原始創新、孵化創新成果,為企業搭建創新的平臺。
浙江省給予企業充分的創新自由,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并為其提供服務,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該省提出,要完善重點企業研究院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大企業創新骨干作用。積極推進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和服務向社會開放,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體系。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化,促進創業創新聯動推進、經濟科技緊密結合。
重慶市在完善科技服務方面提出明確目標: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創新平臺。推行基于績效評估的后補助方式,用好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完善研發設計、成果交易、檢測認證、創新孵化、中試轉化、科技咨詢、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等科技服務,支持更多企業通過創新增強競爭力。
在東北,政府也致力于搭建創新平臺,扶持科研院所發展以加強科技創新。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共性、專業、綜合服務三類創新平臺,構建新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與中科院合作,建設沈陽材料國家實驗室、潔凈能源實驗室和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落實科技金融示范區建設計劃。(經濟日報記者 周明陽)
3月3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備受股民關注的證監會參與9項任務,涉及國企改革、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等。
要努力完成2016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就必須綱舉目張,報告提出的十大關鍵數字引人矚目。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廣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分享經濟”“眾籌平臺”“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地錢掛鉤”“大眾旅游時代”……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一些代表著完善制度,體現簡政放權、規范政府行為的新詞、熱詞同樣受輿論關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制度保障——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觀察者網專訪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為您解讀政府報告中的民生內容。
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振聾發聵、字字鏗鏘、催人奮進,總結過去鼓舞人心,分析形勢深入客觀,部署今后提振信心,講至精彩處,44次掌聲雷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3月5日上午,住豫全國政協委員聽取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3月5日下午至3月6日,委員們分界別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熱烈討論,建言獻策,踴躍發言,談體會、提建議、謀發展。
在世界經濟形勢低迷的關鍵時刻,面對全球市場動蕩、需求萎縮的局面,報告向世界傳遞出三大積極信號。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說,中國政府全力推動經濟轉型,并且加強改革力度,中國未來5年仍能實現中高速增長。
雖然我們沒有商人那般靈敏的商業嗅覺,但是只要你稍微關注時事政治,新詞兒背后的“含金量”也會讓你獲益受惠。
報告總結了去年成績,分析了我國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和2016年政府重點……
一圖速覽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10月14日,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透露了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路線圖”,主要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2014年前完成巨災保險的專題研究,明確制度框架;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