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魯元珍
【新常態 新認識 新思路】
用“雙引擎”助力“雙中高”
——專家學者熱議達沃斯傳遞的中國信心
1月21日,寧靜祥和的達沃斯小鎮傳來充滿信心的中國聲音——中國經濟的“列車”不僅不會掉擋失速,反而會跑得更穩健有力,帶來新機遇,形成新動能。在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年會上,李克強總理的致辭向世界傳遞了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中國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攜手國際社會共謀發展的真心。
致辭中,“雙引擎”“雙中高”“新動能”等新提法引起經濟學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表明中國未來將更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潛力巨大。”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說,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7.4%,實現了既定預期。雖然新常態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確實存在,但也讓人看到中國經濟在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新風景。
“雙中高”:科學認識基數、增量、質量
“雙中高”,即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這是對當前中國經濟特征的科學表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相比過去,7%不算高,但在當前世界范圍看,這依然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速度。”
中國經濟發展如何邁向“中高端”?在趙錫軍看來,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轉變是產業鏈條位置的更替,更是技術、管理、質量、附加值的提升。“很長一個時期,我們的制造業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中下端,只有不斷進行結構調整才能躍升至更高端的鏈條。”趙錫軍說。
事實上,“中高速”與“中高端”有著內在聯系。“過去,與‘超高速’增長相伴隨的是低水平的數量擴張,那時候的市場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在目前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市場普遍供大于求,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就要求企業、產業發展實現轉型和跨越。
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也包括制度創新。“創新里頭,既要發展高科技產業,也要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張卓元強調。現在美國已經把研發投入算到GDP里,2013年,我們國家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今后還要進一步提高。
“雙引擎”:打造新引擎,改造傳統引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3%,遠低于此前預期。其中,美國經濟增長2.2%,歐元區經濟增長0.8%,日本經濟增長0.9%,中國經濟則增長7.4%。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哪里?此次,李克強總理用了“雙引擎”的提法——“一方面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造升級傳統引擎”。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引擎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通過市場的手,激發改革創新的活力;政府要加大轉型升級的投入,培育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改造傳統的領域。”
“增長動力的源泉,來自百姓生活的改善。”張立群說。2014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萬億元,全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2%。“消費質量、水平的提升將持續牽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張立群說。
此次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提到了“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激發了億萬人的創造力,也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在牛犁看來,制度創新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激發活力,開辟了大量就業崗位;更多依靠簡政放權,政府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執法、監管環節,制度創新的活力正在迸發。
“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氣
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年會上,李克強總理以滑雪的“三要素”比喻中國經濟——達沃斯是滑雪勝地,滑雪有三要素:速度、平衡和勇氣。這對中國經濟也有借鑒意義,就是要主動適應新常態,保持中高速增長,平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改革。
“生動有力的比喻傳遞出了中國信心。”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趙振華說。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就業不減反增,我國的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都是下降的。事實證明,我國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的、有效的。
“從總理講話中,可以看到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趙振華說。目前中國公共設施的存量僅為西歐國家的38%,北美國家的23%,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而城鎮化則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這當中也蘊藏著公共產品與服務提升的巨大空間。此外,中國在不斷地深化改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292.5萬戶,注冊資本20.6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3%和87.86%。
“這說明改革正在釋放市場活力,而經濟增長的潛力就在這里,相信中國經濟將在速度、平衡、勇氣中收獲更多紅利。”趙振華說。
現在中國經濟的走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上午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出席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015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將于1月21日至24日在瑞士召開,今年的主題是“全球新格局”。中國代表團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領銜,云集了國內政商界的領軍人物,參會規格為六年來之最。
中國外交部日前宣布,李克強總理啟程出席1月21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和對瑞士進行工作訪問。伴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上升,世界經濟論壇走進了中國,從2007年開始每年都在中國召開“新領軍者年會”(被譽為“夏季達沃斯論壇”),李克強更是“常客”。
據新華社“新國際”微博報道,皚皚白雪中,達沃斯又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今年的年會以“全球新局勢:我們如何應對”為主題,吸引到創歷史新高的2500余名嘉賓與會,中國總理李克強的出席,大大增加了年會的“中國份量”。
世界經濟論壇將日益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成為增進世界對中國發展道路了解、認同與支持的重要平臺 每年1月,全球目光聚焦瑞士東部小鎮達沃斯——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商、學界人士群賢畢至、濟濟一堂,共商天下大事。當下,達沃斯小鎮銀裝素裹,國際媒體已開始將鏡頭聚焦小鎮,世界對即將在達沃斯發出的中國聲音充滿期待。
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盛會將于2015年1月21日至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論壇期間,李克強總理將發表特別致辭并答問,向世界闡述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經驗,展望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為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提振信心。
互聯網安全性問題,亟須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治理。
“當前在互聯網中,存在著安全性、隱私、可靠性、網絡犯罪、網絡戰爭等很多問題,亟須世界各國聯合起來達成共識、共同治理。
瑞士的風雪小鎮達沃斯再次聚集了全球政界和商界的精英們。已經走到第44個年頭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吸引了2500多名參會者。在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有23場會議關注氣候變化、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達沃斯年會25日晚正式閉幕。本屆論壇年會22日開幕,主題是“重塑世界格局對政治、商業和社會的影響”,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名政商學界人士與會。
“作為網友代表,能參加大河財富論壇,真是非常開心,我在現場看到了厲無畏、蔡昉、龍永圖等經濟界領軍人物,這場高端時尚、大腕云集、星光熠熠的思想盛宴,讓我回味無窮。”來自國內外的500余位嘉賓共同烹制了這場年度財經盛宴。
我認為,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中國,應該好好看看美國走過的路,不要重復它的錯誤,而要吸取教訓。我們也曾在私下討論過,經過努力,要將嵩山論壇打造成可以與“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比肩的文化論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下午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出席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
國家發改委外事司副司長李雪東表示,中國愿意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與各國一道加強經濟政策的協調,共同應對全球經濟領域的重大挑戰。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崔津渡也透露,天津目前正在制定天津市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方案,包括各自的任務和協調發展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