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前后,電視熒屏上出現了一系列醫療題材類的紀實觀察節目。這些節目嘗試用攝像機還原發生在醫療過程中的真相,對醫生的工作狀態進行客觀表達。比如,深圳衛視播出的產房紀實觀察節目《來吧孩子》,就從多角度還原了醫患雙方的立場和情感,并將醫患雙方各自堅持的原因進行了挖掘,既呈現了產婦家庭的想法和思想變化,又努力捕捉白衣天使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并增加了醫護人員的視角和第二現場采訪的內容。
這在雙胞胎產婦宋艷紅生產的故事中有著深刻體現。由于產婦沒能在懷孕早期對雙胞胎進行某項檢查,醫生為確保胎兒安全,建議孕婦在懷孕36周前剖腹產。持孩子“在母親肚子里多待一天就勝過外面十天”觀點的宋艷紅夫婦,則認為孩子未足月出生也會存在發育不足的問題。于是,醫生和產婦家庭之間各持己見,一度難以抉擇。節目在處理這個故事時,真誠且善意地刻畫了最真實的醫患關系,既還原了產婦家庭的心理壓力和擔憂,也充分體現了醫護人員對醫療安全處理上的職業操守,喚起很多觀眾對醫護人員處理醫療方案時的理解和尊重。
醫護人員的話語通常是簡單而明確的,有些患者會覺得醫生不夠熱情。事實上,多數醫生都關心著病人的安危,他們必須客觀、冷靜、清晰地對有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提出應對方案。緊張、忙碌、壓力,以及和患者溝通不暢的焦慮始終伴隨著每一個產科醫護人員。在第二現場采訪時,節目讓醫生直面鏡頭說出心聲:“我就是迎接新生命的人,而且我覺得自己很光榮。”“母嬰兩條命,我們不敢說這份工作有多崇高,但至少每天都是在維護這份醫療安全。”這種對醫護人員日常生活的挖掘,容易喚起觀眾對醫生職業最樸實的尊重。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由醫患關系引發的醫療糾紛事件逐年遞增。媒體要構成對社會的監督,同時要盡可能還原新聞事件各方的觀點,以及他們在事件中做出選擇的原因,要用新聞人的善意和真誠體恤新聞事件中的每個人。比如醫患關系雙方各自都有其合理性,而醫患關系的沖突就在于雙方都堅持了各自的合理性以及辯護的理由,卻否定了對方的合理性以及辯護理由。因此,要修復、和解目前的醫患關系,需要媒體能夠從雙方的立場上盡可能地呈現各自的理由和選擇的合理性,使雙方能夠真實地了解自己選擇的出發點,經過真實意圖的碰撞,最終通過理解和平衡做出一個最佳決定,使雙方的合理性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
2014年夏天,光明日報推出一組醫生自述和記者手記,為醫生開辟了一條表達心聲的通道,為改善醫患關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樂于看到更多的媒體在報道醫患關系的時候,用真實、客觀、理性和善意的態度建設積極的醫患關系。畢竟,醫生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患者也一定將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救扶。(王鑫)
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站在患者一方,只因為,在大眾的理解里患者是弱勢群體,自然要被保護。
每個公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所供職單位、工會組織、公益組織或有關公權機關都可以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救濟。
醫患關系緊張早已不是新聞,而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有愈演愈烈的現象。屢屢的醫鬧事件到醫生集體走上街頭維權來看,雙方儼然已經成為了對立的兩個群體。
近日,一名拄拐醫生為病人做手術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網友點贊。照片中,中一張穿著手術服的男醫生走進手術室的背影照片更是被大家贊為“最美背影”。
想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矛盾,既要立,如“醫患共診”,如提高醫生待遇;如建立電子病歷、網上就診;又要破,打擊職業醫托、醫鬧、醫藥代表。
近期,傷醫事件再度高頻度發生。從哈醫大殺醫案,到溫嶺殺醫案,近年來發生在醫院里的暴力事件屢屢成為輿論焦點。原本因解除病痛而走到一起的醫患雙方,為何以更大的傷害來收場?在嚴懲施暴者之后,還有哪些深層問題需要反思?
廣東東莞兒童醫院的男醫生都穿上襯衫打了領帶,該院院長鐘柏茂對媒體稱,這個必須有,這個對“改善醫患關系有幫助”。至少可以說,如果將改善醫患關系的希望,僅寄托于諸如“醫生打領帶”這樣的“花邊”新聞,無異于隔靴搔癢。
專家提出,受現階段醫療發展水平的影響,看病難、看病貴導致的醫患關系緊張越來越不容忽視,醫療條件不佳、治療效果不滿意,都成為患者向醫生發難的原因。作為醫院,應該主動關愛病人,主動了解病人訴求,打通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輿論場”,共同營造和諧醫患關系。
時長:21分
9月12日下午,是杭州第三人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贠健的輪休時間,可他的診室里還有3個患者在排隊。要不是他的病人向杭州當地報紙熱線爆料,連同科室的醫生都不知道,贠健一直給病人病歷上留自己的手機號碼,讓病人有問題隨時打電話詢問。而贠健醫生堅持給患者留手機號碼的經歷告訴我們,這樣的擔心純屬多余。
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縣婦幼保健醫院一名張姓產婦,在做剖腹產手術時,因術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屬的悲痛、院方的失語、網絡的圍觀等,讓“產婦之死”事件夾雜了太多不理性的因素。
6月2日凌晨,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生一起女醫護人員被打的事件。目擊者稱,一名外地來長治療的患者因重病被搶救時,值班女醫生和一名懷孕的女護士遭到毆打。死者家屬又逼值班女醫生下跪。接到報警后,砂子塘派出所對此事進行了調查。
錢樹森在靈堂見到臺州路橋區婦保院、中醫院,玉環縣人民醫院的熟人面孔,他們駕車四五十分鐘,趕來聲援。
日前,溫嶺殺醫血案,把醫患關系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就在最近,多起暴力傷醫事件此起彼伏,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一名醫生被患者毆打昏迷;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3名護士被患者砍傷;廣東深圳寶安人民醫院一名護士被產婦丈夫毆打。暴力襲醫事件頻頻發生,刺痛社會的敏感神經。
4月1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因醫患糾紛一醫生在科室內被刺傷。衛生部公安部發文要求向二級以上醫院派駐警務室 5月4日,衛生部發出通告,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協調公安機關,向二級以上醫院等重點醫療機構派駐警務室,共同加強醫療機構治安管理,維護正常診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