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口碑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及該公司的三名高管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受審。檢方指控,他們向企業提供“有償刪帖”服務,并收取費用。法學、互聯網界專家表示,網絡公關行賄受賄行為、部分網站的“新聞敲詐”“有償刪發稿件”行為嚴重擾亂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應予以懲戒。
11家網站編輯因受賄落網
北京口碑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三名高管在受審時供述,他們主要是通過具有相應資源的中介公司或個人聯系網站編輯刪除網帖,這種方式往往會產生刪帖費用,具有媒介資源的這些中介公司和個人甚至建有專門的QQ群,用于聯系有償刪帖和有償發布信息服務,至于付費方式則往往是轉入上述人員的個人支付寶賬戶。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介紹,2014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等單位辦理了一批涉及互聯網行業的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受賄案件,共計9件11人,涉案人員多為網站青年業務骨干,大多具有學歷高,受賄數額大、犯罪時間長、受賄次數多等特點。北京市朝陽檢察院檢察官金鴻浩告訴記者,在辦案中,他發現各種刪貼的供需信息在某危機公關QQ群中,猶如一個“農貿市場”般叫賣。“某某網刪一條1000元,需要的請聯系QQ” “急需刪除某某網站信息一條,2000元”……諸如此類。在這些群里,不僅能找到刪除網絡信息的“需求方”,也能找到下家—-能夠刪除信息的“供應商”。在這里,同樣存在競爭與盤剝,例如,某網站編輯為刪除一個新聞“開價”1000元,與他直接聯系的“中介”向上一層中介要價1500元;第二層中介則可能向第三層中介報價2000元。這樣,每一層中介都能從中盤剝得到一定的“手續費”,最后埋單的公司可能支付5000元。
網站工作人員手中的“編輯權”,是支撐起這個非法產業的“關鍵點”。每個網站一般都有一套后臺管理系統,每個網站工作人員一般都有一個固定的帳號,對應該網站的相應管理權限,從涉案的網絡編輯看,一般都具有對特定頻道較高的管理權限。還有一些網站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則擁有更高的網絡管理權限。
公關公司和一些“公關人”則扮演了“權力掮客”的角色。金檢察官介紹,在某網絡公關公司工作的涉案人員甚至放出“豪言”:我們可以讓網民只看到我們希望他們看到的信息。
辦案人員向記者介紹,一般而言,各大網站對于在本網站的刪帖和發帖均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由當事人通過正當途徑提出刪帖要求,網站收到后由相關領導進行審批,并交由負責刪帖的工作人員實施刪除操作。但部分網站工作人員,并未經上述正常審批程序,即利用職務便利私自幫助他人將相關網頁刪除,“收錢發帖、刪帖”的情況大量存在。
涉案的網絡編輯與技術管理人員也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公司規定,甚至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因此有的受賄人讓行賄人將錢款打入自己朋友的銀行賬戶,有的行受賄雙方還以淘寶上進行“商品買賣”做掩護,以及直接向受賄人郵寄儲蓄卡等方式進行掩飾。但這些行為,最終都難以逃脫法律的制裁。
“21世紀網涉新聞敲詐”登上人民日報年終特別報道
與“網絡有償刪帖”一樣,“網絡新聞敲詐”也是媒體關注的熱點。
2014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的“年終特別報道”。“21世紀網涉嫌新聞敲詐”事件登上了該特別報道版面。9月3日晚,上海市公安局通報21世紀網負責人及其他相關人員共8人,因涉嫌新聞敲詐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案涉及上海、北京、廣東等省區市的數十家企業,而國內部分財經媒體由財經公關扮演媒體與企業之間的黑金掮客,通過負面新聞逼迫企業支付“合作”費用或收取企業“保護費”換取“有償沉默”等現象的曝光,更是揭開了該領域犯罪鏈條日漸產業化的行業黑幕。
21世紀總編沈顥被捕后承認新聞敲詐,他反省道:“我的工作職責發生變化的時候,我不僅是一個媒體人,同時也是一個媒體的經營管理者。在現實操作層面,我確實違背了在新聞操守層面的基本觀念……無論是21世紀的悲劇,還是我個人的悲劇,我希望能讓有類似現象的媒體同行警醒,堅持積極向上的新聞價值觀。”
對此事件,不少網友留言表示了對新聞敲詐的憤慨。湖北省咸寧市網友“獨家記憶”留言稱,21世紀報系沈顥已經承認自已帶整個報系媒體搞新聞敲詐,這是國內媒體和記者行業的墮落和悲哀。必須以此事為契機大力整頓媒體行業! 山東省濟南市網友“始雪”表示,此事件表明其主事者的新聞良知已全面失守。沒有了良知,手上的媒體就成為搞錢的工具,成為犯罪的利器。強烈譴責如此作為!
對此事件,人民日報記者點評稱,“個別媒體的經營困境不能成為默許違法犯罪的借口,濫用話語權力牟取私利更不能成為‘公開的秘密’。用客觀報道、價值中立來贏得社會公眾的信賴是媒體得以生存發展的根本,行業風氣的敗壞無異于殺雞取卵,而為此埋單的則是公眾的利益、媒體的公信力乃至整個市場的未來。”
司法建議: 加強管理根治互聯網權力尋租亂象
2014年年底,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向部分網站單位發送《檢察建議書》,建議書中明確指出,互聯網屬于新興的產業,其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少新的問題,需要宣傳部門、司法部門、行政部門等協同治理,共同努力,從而根治當前互聯網權力尋租亂象。當務之急是建議涉案網站與公關公司在如下三方面進行整改:
第一、加強網絡發帖、刪帖的備案與審批制度。對互聯網權力形成制度藩籬,從機制與流程上壓縮權力尋租者的生產空間。網站的發刪帖權限應該明確,一方面,應當建立高效快捷的發帖審批機制,避免一名網絡編輯直接可以發帖的尋租可能,網編排好版后應有主編或相應責編審核后通發;另一方面,應當建立嚴格規范的刪帖管理,一般網站具有刪帖權限的個人應當局限在中高層管理人員,有條件的網站可以設置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審核刪帖。
第二、加強紀檢監督,做好網絡新聞工作者的警示教育。應從員工入職開始,加強法制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大型網站應當設置專門部門或指定專人對網站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倡導網絡編輯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網絡發帖、刪帖的所有行為記錄應當備案,網站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人對備案記錄進行抽檢,對可疑行為進行調查,必要時向政法機關報案。
第三、加強網絡公關領域有償刪帖、發帖的整治力度。兩高《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不允許在網絡上提供有償刪帖服務,各新聞單位、網站、公關公司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政法機關、宣傳機關、行政機關需要聯合整頓行業紀律,打擊不正之風,進而推進互聯網的良性發展。
專家:有償新聞、賣版面丑聞應通過立法提高監管力度
華中科技大學輿情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潤喜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償新聞、賣版面、收封口費的丑聞時有發生,新聞界面臨著艱難自律的難題。歸根到底仍是一句老話:“有權力的地方,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就會導致腐敗,在絕對權力和空白監督的極端情況下,就會導致絕對腐敗”。因此一是要盡快制訂涵蓋網絡新聞在內的新聞傳播法;二是網絡新聞領域要盡快形成共同體,推進行業自律;三是要加大新聞事后審查力度。
國家行政學院副研究員何哲博士則認為,網絡公關行為嚴重擾亂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逃避政府監管,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治理。但是,并不能完全否定網絡公關產業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其存在有其現實需要,體現了企業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公眾形象,和互聯網在促進市場秩序方面的強大監督和約束力量。當務之急,是要通過立法立規,結合互聯網治理的大背景,加大對公關企業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這也是未來治理網絡公關市場的思路。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認為,2014年以來,用法律手段打擊“有償刪帖”“網絡公關公司”以及“新聞敲詐”的案例屢屢見諸報端。這些案例對打擊“有償刪發帖”及“網絡新聞敲詐”起到很好的作用。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立法,打擊此類犯罪活動。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金鴻浩認為,網絡新媒體不僅僅是新聞產業的衍生與發展,更是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輿論場域和公共空間,是社會意識形態和各類思潮的集散地與放大器。在市場化的沖擊下,個別網絡編輯法律意識淡薄,職業操守缺乏,將自身的編輯權作為“生財之道”進行權力尋租,這不僅違背了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觸犯了國家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對公民知情權的侵害,對供職網站公信力的削弱,對網絡信息真實性和虛擬社會秩序的沖擊。事關新聞行業發展,事關人民群眾權力、事關社會和諧穩定 。維護網絡秩序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法機關、行政機關、新聞媒體需要形成合力,聯合出擊,發現一起處置一起,斬斷網絡新聞潛規則的這朵“惡毒之花”,為網絡新聞秩序正本清源,為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記者從12月3日召開的全省整治網絡新聞傳播“四亂”專項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我省整治網絡新聞傳播“四亂”工作成效明顯,網絡新聞傳播秩序進一步規范,網絡傳播空間持續凈化。
9月28日,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下發《關于在全省開展集中整治網絡新聞傳播“四亂”專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網絡新聞傳播秩序,切實糾正網站違規采訪、違規轉載和虛假失實報道現象,嚴厲打擊網絡新聞敲詐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無新聞資質違規開展新聞業務,未取得新聞采訪權違規采訪,違規自采新聞等行為;嚴厲打擊冒用新聞機構名義非法采訪行為。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的元年”。對直播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建立互聯網直播發布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進入“黑名單”者將禁止重新注冊賬號。
而把“內衣褲”換成“內褲”的標題黨,是種最難治的病——“性病”,發病率和道德存量成反比,容易患病,還容易復發。標題黨捏造新聞事實,說當事人“僅穿內褲”,是為了迎合和挑動低級趣味,動機十分猥瑣。
6月22日,首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青島隆重開幕。來自全國近150家 網絡媒體的代表聚會青島,縱論中國網絡事業發展大計。本次論壇是中國網絡媒體首次舉行的高層次、大規模的專業論壇,是近年來中國網絡媒體規模最大的一次的盛會。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今日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網絡新聞的網民規模達到4.61億,較2012年6月增長了6860萬人,年增長率為17.5%;網民對網絡新聞的使用率為78.0%。
20日晚上9時,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歐陽方興主持媒體記者見面會,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局長姜軍參會并發表講話。
近年來,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轉變增長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新聞協調局處長周志鎖表示,這項活動是網絡名人暢談核心價值觀的很好形式。
發揮網絡輿論監督作用和打擊網絡謠言,本來并不矛盾,確定違法的邊界還需要回歸法律本身,不能由作為受批評者的個別政府官員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基層政府、官員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執法應體現刑法的謙抑精神,更要杜絕以反謠言的名義,打壓輿論監督。
同時,本期沙龍特設“特約觀察員”《傳媒》雜志主編楊馳原、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無人機新聞航拍培訓項目課程顧問朱芙蓉,對沙龍進行觀摩點評。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影) 2012年12月29日,習總書記首次基層考察,就冒著嚴寒前往河北省國家級貧困縣阜平縣。2016年4月25日,治國理政河北新實踐——全國網絡媒體“走轉改”集體采訪活動在阜平正式啟動。
2015年1月底,國內知名民調公司零點調查開展了一項網絡生態環境的調查,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網絡生態環境的各方面變化情況進行了系統調查。
以“老沉”的名號被媒體圈熟知的新浪總編輯陳彤今日通過個人微博宣布正式離職: 即將告別新浪。” 過去在四大門戶中,新浪的總編輯崗位在整個公司中位置最高權重也最大,陳彤在新浪的17年可謂締造了一個時代。
10月30日,在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第十三屆承辦方與第十四屆承辦方交接儀式上,中國網執行總裁李家明將論壇紀念杯交與下屆論壇承辦單位代表國際在線總裁范建平的手上。
據法新社7月18日報道,在敘利亞首都國家安全大樓制造爆炸襲擊的是阿薩德總統手下高級軍事助理的一名保鏢。據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該保鏢綁著一條炸彈帶走入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