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月18日,緬北戰事進入升級狀態。消息稱受戰火影響,包括數百中國公民在內的約2000平民在戰區被困。現在緬北地區的局勢有什么樣的發展? 克欽邦為什么再次引發了戰火呢?
據記者了解,近日來有消息稱,緬甸的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交戰接連不斷,而在當地時間16號早上,克欽獨立軍總部高層指揮官與果敢同盟軍的高層指揮官同時召開臨時的軍事會議,此后在帕敢昂巴利村的附近設埋,緬甸軍進入埋伏圈之后遇襲,死傷眾多,而現在事件持續了大概有三天。
后續發展情況,記者了解到,從18日到今天,克欽軍與緬甸政府軍之間的戰斗雙方是各有得失,而克欽獨立軍在昨天下午6點多時奪回了帕敢的一部分土地,這些土地前兩天被緬甸政府軍步兵22師和66師阻斷,據消息稱有兩千多名平民為了躲避戰火躲避在家中,其中包括一些中國老百姓。
克欽獨立軍奪占那里之后,其實相對有一些平衡,但帕敢出來的部分的道路仍然沒有打通,而緬甸的政府軍在交戰過程當中繼續封鎖著帕敢主要以及周邊的一些道路,所以目前車輛仍然是禁行當中。在路邊、公路上的畫面顯示,有一系列車輛堵著,民眾如果步行出去有可能遭到炮彈的襲擊或伏擊,所以輕易不敢出來。據悉,民眾目前只可以在外邊尋找一些相互支持的食物和飲水,狀況目前稍微有所緩和。
但情況嚴重在于,緬甸政府軍的增援方面,有四個營已經到了克欽總部駐地的拉咱附近,下一步會不會繼續爆發更大規模沖突尚不得而知。
另外,對于報道當中提及的數百中國公民被困的情況,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的回應稱,使館正在密切關注緬北事態的發展,并且與緬方保持密切的溝通,要求緬方確保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使館方面還表示,國內媒體有關的一些消息可能略偏簡單,具體的情況有待進一步核實,而目前駐緬使館沒有接到緬北家屬提出領事保護的要求,截至目前,大使館方面暫時沒有更新消息。
(原標題:緬北戰事升級數千民眾被困 政府軍增援或引爆更大沖突)
在休戰17年后,政府軍與克欽反政府武裝的沖突于2011年爆發,至今已導致超過10萬當地平民無家可歸。事實上,緬甸各界非常擔心的是,如果緬北的戰事持續下去,那么緬甸總統吳登盛原定于2月12日號召全國簽署停火協議的計劃將成泡影。
面對克欽獨立軍的拼死抵抗,17日晚,緬甸空軍急調6架軍機飛抵密支那機場。
1月18日,據環球時報記者在緬甸克欽前線了解,緬北戰事進入全面升級狀態。目前克欽邦遍地戰火,密宋北部克欽軍進攻緬軍營地發生戰斗,同時緬軍在帕敢北方英鐸季大湖地區與克欽軍26營爆發戰斗。
緬北戰事進入全面升級狀態。
1月18日,據環球時報記者在緬甸克欽前線了解,緬北戰事進入全面升級狀態。目前克欽邦遍地戰火,密宋北部克欽軍進攻緬軍營地發生戰斗,同時緬軍在帕敢北方英鐸季大湖地區與克欽軍26營爆發戰斗。
本不被業內看好的“反市場”嚴肅歷史劇《北平無戰事》,播出不到一周就在豆瓣網拿下9.4分(滿分10分)的高分,收獲了近幾年國產電視劇的最佳評價。導演用一出出精彩紛呈的群戲展現了一個歷史節點的眾生相,這其中有大資本家、愛國青年等各類大人物與小角色。
當地時間4月1日,也門荷臺達市,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戰機在空襲中誤炸了該市一家奶制品工廠,造成至少37人死亡、80人受傷。兒基會指出, 隨著沖突在也門多處升級,兒童繼續被殺害、受傷、流離失所,而且兒童患病的風險不斷增大。
【環球時報赴云南特派記者 邱永崢】果敢戰事已膠著半個多月,這可苦了緬北的平民百姓。” 事實上,已有部分果敢邊民開始從邊境的難民營踏上回家之路,這其中也包括小李的岳父母。
北京時間18日19時30分,克欽帕敢地區的戰事發生逆轉:1月15日至16日期間被緬甸政府軍主力66師攻占的帕敢克欽獨立軍門灑崗、瓦界、蘇峒陣地、丹貢陣地全部被克欽獨立軍所奪回。(原標題:緬北戰事發生逆轉:克欽獨立軍奪回緬軍占領陣地)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自播出后,在影視、文藝界和廣大電視觀眾群中引起熱烈的反響和積極的回應。日前,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和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19日在京舉行關機新聞發布會,編劇劉和平,導演孔笙、李雪,主演陳寶國、倪大紅、王慶祥等到場。”倪大紅話音未落,陳寶國便摟著他的肩膀示意臺下的記者,一時間閃光燈閃做一團。
敘利亞戰事白熱化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是否有中國退役士兵充當緬甸果敢武裝的雇傭兵,耿雁生回應稱“并不掌握相關情況”,并否認有中國現役軍人參與緬北戰事。記者:美聯社報道緬甸軍方說果敢武裝招募中國退役士兵充當雇傭兵同政府軍作戰,請予以證實。
緬甸全國停火協調委員會主席乃漢達2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緬甸全國停火協議如能簽署,那么果敢地區就能實現和平。本輪談判結束后,全國停火協調委員會將與緬甸政府舉行果敢議題專題討論,為實現全國停火而繼續努力。
2月9日,緬甸政府軍與地方武裝爆發戰事,持續至今仍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