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香港1月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7日發表《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咨詢文件》,正式啟動政改第二輪咨詢。香港主流輿論認為,此輪政改咨詢對于2017年能否實現普選意義重大,社會各界應該積極參與,共同努力促成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香港《文匯報》社評《政改討論有空間機不可失推普選》說,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為香港普選行政長官定下清晰明確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如何營造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治空間,仍有待特區政府、不同政團和社會各界通過理性探討共同開創。
社評說,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央、特區政府和廣大香港市民的共同愿望。如果2017年不能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立法會普選亦被迫延后,香港的普選之路將更加舉步維艱。抵制第二輪政改咨詢,是對市民對香港不負責任。立法會議員都是民意代表,無論所屬的政團或個人持什么政治立場,最終都應順應民意,拋棄黨派偏見,支持政改方案通過,令香港能夠把握今次推進政改向前的機會,成功落實普選,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大公報》社評《次輪咨詢空間大依法普選夢成真》認為,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機不可失,港人必須善自珍重、善為把握。
社評說,認真看看7日發表的次輪咨詢文件,就可以知道,2017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在“決定”框架內,可供全港市民發揮、創造和決定的空間是十分廣闊和實在的。市民只要好好珍惜和善用這一次咨詢,2017普選的具體辦法一定會更加民主化,也更能符合中央多次提出的三個“有利于”和港人社會的共同愿望。
社評說,2017行政長官普選,必須有利于更好落實“一國兩制”,必須有利于香港的繁榮穩定,必須有利于國家安全、發展和整體利益。而要做到三個“有利于”,關鍵就在于要依法而行、依法普選,決不能違背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另搞一套,更不能以什么似是而非的所謂“國際標準”和“普世價值”來抗衡和阻撓依法普選。
《香港商報》時評表示,香港民意的最大公約數無疑就是如期落實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各方民調都顯示了這一點。在香港這樣的多元社會,要形成共識,達致普選,須務實理性,善于妥協,尊重基本法規定和人大常委會決定這一基礎,這是前提,也是政治現實。
時評說,咨詢沒有既定方案,以開明、開放的態度讓各界充分討論,以期公正客觀準確地反映主流民意傾向,凝聚共識,順利達致普選。特區政府之舉順乎民意合乎民情,展現了推動普選的決心和誠意。
《星島日報》社論認為,主流民意希望兩年后能夠憑自己手中一票選出行政長官,邁出普選的歷史性一步。如果行政長官普選得以落實,只要多于一人出來角逐,500萬選民的話語權勢必大增,候選人施政承諾就必須更加貼近民意。
《成報》社評《二輪咨詢三大關鍵循序漸進才會更好》說,政改的路向,政改的決策,有三大重要的、關鍵的因素:一是基本法的規定;二是中央的決策,也就是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三是民意,是廣泛的、大多數市民的民意,而并非僅僅是反對派或“占領”人士少數人的“民意”。
”延安鄉親用樸素的方言,表達了對精準扶貧戰略的高度贊同。延安扶貧的實踐和鄉親們的真心笑容證明,精準扶貧的政策的確是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和路線”,接地氣,切實際,關鍵是群眾認可。
督辦組每月向活動辦主要領導匯報有關民意搜集綜合平臺建設,以及民意信息搜集、辦理、整改等方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從今年3月以來,開封市“三線一站”民意搜集綜合平臺共受理3787起,從其中梳理128條,其中“四風問題”58條,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立行立改問題70條。
督辦組每月向活動辦主要領導匯報有關民意搜集綜合平臺建設,以及民意信息搜集、辦理、整改等方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從今年3月以來,開封市“三線一站”民意搜集綜合平臺共受理3787起,從其中梳理128條,其中“四風問題”58條,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立行立改問題70條。
據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日本自民黨憲法修改推進總部長船田元在岐阜市發表演講,表示為實現該黨力推的修憲,有意分5次左右向國會提交議案。船田在演講中表示,“進行四五次全民投票,有條理地根據不同內容聽取民意很重要。
2013年10月30日,四川廣安紀委書記劉光輝,參加市紀委監察局門戶網站“安輯廉線”的開通啟動儀式。劉光輝:三風測評其實就像考核經濟指標一樣,把黨風政風行風的狀況進行量化,讓“民意”成為研判反腐倡廉形勢的“晴雨表”。
一些旅游業者和游客對此次調整方案中未能增加“五一”黃金周表示遺憾,一些適宜春夏季節的旅游產品無法大規模開展。我國發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
兩個七天長假保住了,但春節長假不包括除夕
兩個七天長假保住了,但春節長假不包括除夕
近日,吳金印先進事跡報道持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新鄉市許多基層黨員表示,將認真學習吳金印同志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務實重干的工作作風,做好本職工作,為建設幸福新鄉而努力。
在首都機場制造爆炸導致自傷的嫌犯......
對輿論監督和民意訴求嚴防死守,似乎已經成為機關單位的行政慣性。民意在推諉中沮喪焦慮,監督在阻礙中難以為繼,長此以往,政府機關難免在深宮大院里迷失職責,公信力也因此被不斷透支。
表面看,網絡意見產生過積極作用,在反腐、監督等方面,部分彌補了現有管理不足,但不應忽略其代價:其一,對“房嫂”等無辜者帶來傷害;其二,背離了程序正義。毫無疑問,反腐是需要的,但運動式反腐只能越反越腐,監督是必要的,但運動式監督只能造成混亂。
日前,一條關于“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東半部將變身動漫城”的消息,引得網絡熱議??雌饋?,在相關報建手續尚未具備的前提下,越秀區一些部門貌似已對圍墻的“通透式改建”胸有成竹,跟視察的人大代表如是說,跟媒體亦如是說。
無論是中央領導到各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一些媒體報道上的“基層優先”,都正在加大基層代表手中“麥克風”的音量。如此,才能從宏觀上準確把握13億人的意愿,也才能讓國家決策更加科學民主,最終,促進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幸福。
我們首先要明確,社會話題語境下的“南方供暖”,應該是等同于“南方集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