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舉行會談。兩國元首決定建立中厄戰略伙伴關系。
習近平指出,去年7月,我們在巴西利亞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見,就兩國關系發展和中拉整體合作達成重要共識。雙方有關部門、企業、金融機構正在抓緊落實,兩國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年是中厄建交35周年,兩國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我們今天共同宣布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這一關系定位準確反映了當前中厄關系水平,必將更好引領兩國關系發展。
習近平就中厄關系發展提出4點建議。一是增進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繼續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為兩國關系發展把好方向。密切兩國政府、立法機構、政黨等交流合作,交流互鑒治國理政經驗。二是充分發揮金融合作引擎作用,推進能源、電力、礦產、基礎設施合作,積極拓展農業技術、高技術、新能源合作,為兩國企業赴對方國家投資興業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促進兩國貿易均衡發展。三是執行好新一輪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辦好兩國建交35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學術機構、新聞、教育、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以簽署互免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為契機,促進兩國人員往來和旅游業發展。四是加強在國際組織中的合作,就重大國際事務密切協調配合,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整體利益。
習近平贊賞厄方為中拉領導人會晤成功舉行和籌辦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做了大量工作,表示相信厄方接任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后將為推進中拉關系和整體合作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希望中拉秉持平等互利、開放包容的精神,開好本次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為雙方整體合作開好局、起好步。
科雷亞表示,中國是兄弟般的友好國家,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令人著迷,中國人民自強進取的精神令人欽佩。我們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重視并致力于發展同厄瓜多爾的合作,對兩國關系發展速度如此之快、水平如此之高感到鼓舞。中國是向厄瓜多爾提供融資支持最多的國家,還向厄方轉讓了大量技術,眾多中國企業正在厄瓜多爾參加各種項目建設,有力促進了厄瓜多爾經濟社會變革和發展。厄方非常高興同中方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希望雙方加強融資合作,為雙方務實合作提供資金支持;加強科技合作,為厄方培訓更多科技人員;加強人文交流,為兩國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厄方愿意同中方共同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加強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衛生等領域協調合作。
科雷亞表示,中國和拉美相距遙遠,中拉合作論壇為雙方關系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為雙方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厄瓜多爾和拉美國家歡迎和期待中國更多參與拉美國家建設。
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便利人員往來、經濟、教育、科技、金融等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雙方還發表了中厄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科雷亞舉行歡迎儀式。王滬寧、栗戰書、張寶文、楊潔篪、羅富和等參加。(記者 劉華)
埃利斯說,最令人關注的還是習近平主席在本月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三國進行的國事訪問以及在秘魯首都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努
本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拉美之行將要開啟。11月17日至23日,他將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踏上拉美土地。
2014年7月,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夕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采訪
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秘魯和智利,也是中國與厄瓜多爾建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厄瓜多爾。
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特稿:互信·互惠·互鑒——中拉合作蓄力前行 剪刀舞、探戈、狂歡節,一系列拉美文化精粹亮相中國舞臺……
人們發現,針對國際合作中各種具體情況和問題,中國提出了多層次發展策略,為地區國家量身定做合作共贏方案。放眼遠景,中國智慧和方案必將助推中外合作縱深發展,從而改進國際開發格局,緩解結構性矛盾,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地時間5月21至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拉美的訪問進入哥倫比亞一站。作為拉美第四大經濟體,哥倫比亞政體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發達、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中高增長、調結構、優動力的“新常態”,中拉貿易增速隨之趨緩。
中國和拉美關系越走越近了,近年不斷取得跨越式發展,進入雙邊合作與整體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階段。繼習近平主席兩次訪問拉美后,李克強總理又踏上訪問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四國的行程,以深化中拉在產業合作、基礎設施建設、自貿區建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的合作。
中拉論壇,也就是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本月8日至9日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哥斯達黎加總統索利斯、候任輪值主席國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拉共體“四駕馬車”成員國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8日在北京開幕。哥斯達黎加大學教授、國際政治評論員弗朗西斯科·巴拉奧納說,中拉論壇表明拉共體正作為一個整體與中國合作。
可以說,中拉論壇的成立標志著加起來覆蓋全球陸地總面積1/5、總人口1/3、經濟總量1/8的兩方踏上了團結合作的新臺階。據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201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每增長百分之一,可以拉動拉美經濟增長百分之零點五。
在此背景下,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1月8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并成為構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全新平臺。在文化和科技方面,中國已與19個拉美國家簽訂了文化協定,與20多個拉美國家建立了科技交流與合作關系,相互合作蓬勃開展,人民友誼日益加深。
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貴賓們表示熱烈歡迎。 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哥斯達黎加總統索利斯、拉共體候任輪值主席國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加勒比共同體輪值主席國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先后致辭。
沃土之上,中拉友好合作的種子生根發芽,孕育盎然生機。”習近平主席去年7月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的主旨講話音猶在耳,“中拉時間”蓄勢而發。拉美學界認為,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拉美發展的“機遇的十年”,中國夢與拉美夢相互聯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