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香港1月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4日在北京出席常設仲裁法院在香港特區開展爭端解決程序的東道國協議及相關的行政安排備忘錄簽署儀式時表示,香港位處亞洲中心,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及豐富的仲裁經驗。香港不單享有司法獨立,且非常重視法治,是進行國際仲裁的理想之地。
據香港特區政府消息,袁國強在致辭中說,常設仲裁法院在過去一百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動國家之間采用仲裁及其他爭議解決方式。常設仲裁法院現在已發展成為現代化、多元化的仲裁機構。
他感謝中央人民政府,特別是外交部,在有關框架的建立過程中對香港的支持和協助,“在東道國協議和相關的行政安排備忘錄簽訂后,我相信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特區作為亞太區國際仲裁中心的地位。”
在簽署儀式上,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與常設仲裁法院秘書長雨果·漢斯·斯布勒斯簽署東道國協議,而袁國強則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與斯布勒斯簽署相關行政安排備忘錄。
根據該協定及備忘錄,由常設仲裁法院管理的解決爭議程序可以在香港特區以臨時安排方式進行,并獲提供所需的設施和支援服務。
常設仲裁法院在1899年成立,總部位于荷蘭海牙,是一個推動國家之間采用仲裁和其他解決爭議形式的政府間組織,其解決爭議服務也涉及政府間組織及私人當事人。
據聯合國官方微博13日消息,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位于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內。這座建筑由非營利機構卡內基基金會為國際法院的前身常設國際法院建造。
臨時仲裁庭的仲裁員們按小時收費,仲裁費具體數額是保密的。此次南海臨時仲裁庭的5人團隊中,除了菲律賓方指派的一名仲裁員,其余4人均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柳井俊二指派。
國際法院在其網站首頁發布提示信息,聲明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由常設仲裁法院下的一個特別仲裁庭做出。
國際法院在其網站首頁發布提示信息,聲明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由常設仲裁法院下的一個特別仲裁庭做出。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22日三讀通過有關司法機構改革的憲法修正案,主要涉及組建新的最高法院、取消最高仲裁法院。新的最高法院將成為俄唯一的最高司法機關,由170名法官組成,遴選工作由俄總統代表、聯邦社會院成員和法律專家組成的專門委員會負責。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12日以351票贊成、9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一讀通過一項旨在成立新的最高法院的憲法修正案。上述修正案還規定,俄羅斯副總檢察長由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根據俄總統提名來進行任免,俄聯邦主體檢察長由俄總檢察長提名報送俄總統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