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
時光交替,歲月如歌,激情與夢想永遠是生命的主題。迎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我們又跨過了一道時間的門檻。回首2014那些寫滿了激情與夢想的日子,瞬間領悟到,過去就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
法治,也唯有法治,才是串連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線。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時代,同時也是在這一年,中國的法治建設正在與中國的經濟建設一起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態”。
依法改革“新常態”。2014年被輿論稱為中國“深改元年”,戶籍、公車、養老、財稅、高考等等,一系列長期懸而不決的改革難題在這一年紛紛破冰試水,而背后支撐著這些改革措施的強大力量正是法治。在很多人眼中改革與法治似乎是一對矛盾體,以為只要談到改革必然就意味著對現行法律的突破,但事實并非如此。2月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凡屬重大改革必須于法有據”,由此,依法成為改革的前提。
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在意見的指導下,以戶口登記城鄉統一為標志的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開。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預算法修正案,開啟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新格局。無論是行政體制改革、醫療改革、高考改革,還是司法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收入分配改革,2014年的重大改革舉措,無不遵循了強化頂層設計,依法有序推進的原則。依法改革“新常態”,讓中國的改革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法治反腐“新常態”。2014年,反腐是中國最大的亮點。在這一年有4名副國級及以上高官落馬,30多名省部級官員被查,另外還有若干大小不等的“蒼蠅”被抓。這讓人們清楚地看到黨和國家反腐決心前所未有,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反腐的成效前所未有。
法治的要義不僅在于讓違法者受到懲處,更在于讓違法者必然受到懲處。“小偷入戶、情婦反目、拍照露富、交通事故”,人們以往對反腐的調侃折射出的是對反腐偶然性的不滿。而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在2014年,反腐已不再是隔墻扔磚頭,而是靠制度發力、法律發威,體制內監督已成為反腐的核心力量,反腐真正體現出了不論權力多大、職位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依法受到嚴懲這一基本的法治原則。正是這種必然性讓法治反腐成為當前中國反腐“新常態”。
司法糾錯“新常態”。從年初的楊波濤案,到年底的呼格吉勒圖案,2014年,司法錯案始終牽動著人們的目光。在糾正錯案的過程中,司法機關勇于承擔責任,不怕揭丑,不捂蓋子,并逐漸形成了防范杜絕冤假錯案的思想自覺和制度自覺。
錯案也是司法的代價,任何一種法治形態都無法避免錯案,關鍵是司法如何糾錯。與以往的“亡者歸來”“真兇落網”式被動糾錯不同,2014年的司法糾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制度的力量,中央政法委防范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在糾錯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以制度堵塞司法漏洞,以制度糾正和防范司法錯案,正成為司法糾錯“新常態”。
海外追逃“新常態”。“國內冒死貪腐,海外安享余生”,這種現象的大量存在無疑是刻在社會公平正義上的一道刀口,不消除這種現象,正義就無處安放。2014年最振奮人心的是公安部啟動了“獵狐2014”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截至2014年12月4日,公安機關先后從60個國家和地區抓獲經濟犯罪人員248名。
獵狐行動的戰果,讓人們欣喜地認識到,中國完全有能力緝捕藏匿于海外的逃犯,海外將不再是“避罪的天堂”。而海外追逃的常態化必將全面提升中國政府打擊犯罪的能力,也必將更好地維護法治的權威。
從反暴恐“新常態”、到司法環境保護“新常態”,從涉法涉訴信訪“新常態”,到全民守法“新常態”……2014年法治建設的“新常態”都將成為展望2015年法治中國的新視角。
時間飛逝,我們不斷向前。2015年的第一個早晨,我們用激情與夢想擁抱新升的太陽,就像擁抱迎面走來的法治中國。
經濟發展新常態雖然有一些突出挑戰,但只要客觀、全面把握,就能進一步提出應對措施。同時,新常態帶來了新機遇,抓住機遇,就能應對時下的暫時挑戰。
如何按照黨員發展方針、原則和要求把群眾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生產一線黨員隊伍中來,筆者結合工作實際,淺談一下幾點認識。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于河南蘭考,也是實現率先脫貧的決勝之年,更是全面加快綜合試驗示范縣建設的攻堅之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新的一年,我們既面臨著諸多的壓力和挑戰,也有著難得的機遇和優勢。為此,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深入謀劃,科學布局,全面部署,概括起來就是“明確一個目標、構建三個體系、抓好八項重點”。
深刻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是撬動中國未來發展的理論“支點”,也是推動供給側改革的“起點”,更是動力轉換、結構轉型的“突破點”。
這個歲末意義非凡:“十二五”正在收官,“十三五”即將拉開帷幕。交接之際,如何立足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做好明年乃至“十三五”時期的經濟工作,是各界都在努力思考的重要課題。
新常態作為一個概念老百姓很難理解,只有把概念化的東西,轉變為一件件為老百姓謀福利的事情上,逐漸回到“長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來。
即將于2015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最讓人們關注的,就是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數據,今年全省夏糧總產量達702.36億斤,比上年增產34.56億斤,增幅為5.2%。過去12年繪就的夏糧產量連增曲線,今年再躍新高,登上700億斤新臺階。
4月24日上午,“喜慶時刻財富敲門—新常態下喜慶用酒的掘金機遇”主題論壇在第十五屆鄭州糖酒會上隆重舉行。
承載著388萬龍都人民的殷切期許,承載著2015年的使命和重任,濮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今天勝利開幕。來自全市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人大代表齊聚濮陽,共商趕超發展大計,共謀富民強市良策。我們向各位代表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當前,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內在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增收越來越受到國民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發展的深刻影響,持續增收有機遇,但也有壓力和挑戰。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于2015年3月21日—3月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網 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記者 劉瀟瀟)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于今日在京舉辦。
2015年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鄧崎琳作客新華網,圖為鄧崎琳解答主持問題。 首先,在鋼鐵主業方面,武鋼采取了“武鋼本部不再新增一噸鋼鐵產能”的措施,產能不再投入。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進入鏈家地產咨詢時發現,其展示牌上貼上了一則紅色的廣告。內容是“手機買鏈家理財:零風險,保本保息;短期限,5天—90天;低門檻,1000元起投。”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絕不意味著可以放松對經濟增長的關注,而是要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