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蔡華偉
2014年,注定要在中國扶貧開發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的第一年,精準扶貧的啟動之年,今年扶貧工作亮點紛呈:貧困識別建檔立卡全面完成,干部駐村幫扶基本覆蓋所有貧困村,精準扶貧開局良好……而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政府表示今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目標能否實現牽動人心。
——編 者
一問
經濟降速,減貧軍令狀能否完成
高位推進機制創新,財政加大投入,目標可以達到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但全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這個目標能否實現?
劉永富:今年扶貧工作在新的起點上高位推進,機制創新取得突破,重點工作全面開展,片區規劃順利實施,社會扶貧開創新局面,各項扶貧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的目標可以實現。
為完成減貧目標,各級財政普遍加大了扶貧投入。中央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省級財政預算安排扶貧資金265億元,比上年增長27.3%。
金融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的指導意見》,面向貧困人口實施特惠金融扶貧政策,設計了扶貧資金貼息、設立風險基金的扶貧小額信貸。另外,今年全國扶貧貼息貸款將超過1000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社會扶貧參與機制創新,也為扶貧開發加力不少。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第一次印發社會扶貧指導性文件,國務院將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這些都為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搭建了制度平臺。
其中,今年扶貧日期間,省級層面募集的社會扶貧資金就超過50億元。國資委組織動員了68家中央企業,開展定點幫扶貧困革命老區百縣萬村活動。
改革為扶貧開發注入了強大動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推進貧困縣考核、約束和退出3項機制改革,建立精準扶貧機制,推進扶貧資金項目管理機制改革,緩解了長期以來困擾扶貧工作的激勵不足、瞄準不夠、效率不高等問題,有力推動了減貧工作。
二問
精準扶貧,該如何防止弄虛作假
已識別出8800萬貧困人口,公示公告督查,擠出水分
記者:精準扶貧是今年扶貧開發工作的主基調,建檔立卡和干部駐村幫扶,作為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的兩個工作基礎,進展如何?
劉永富: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是今年扶貧一號工程,截至11月30日,各地全面完成了貧困村、貧困戶的識別工作,相關信息已進入全國信息系統,共識別出貧困村12.8萬個,貧困人口8800多萬,對相關數據的核實分析工作目前正抓緊進行。
干部駐村幫扶方面,目前已向貧困村派出12萬個工作隊、40多萬名駐村干部,基本實現了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各地正對駐村工作進行規范和完善。
記者:識別扶貧對象工作量這么大,如何確保結果精準?
劉永富:為力保精準識別,我們嚴格規范程序步驟,通過“兩公示一公告”,增加群眾知情權和參與度。識別扶貧對象的主要做法,是以農戶基本收入為主要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條件、身體健康、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先由農戶自己提出申請,經過村民小組和村民大會民主評議后,進行第一次公示;沒有異議的報鄉鎮平衡后進行第二次公示;經縣里審核確定,公告后建檔立卡并錄入信息系統。
為保證建檔立卡工作質量,今年國務院扶貧辦先后組織了3次督查,各地也按照“省抽查、市監督、縣核查”的方法,富有特色地開展了督查工作。明年我們還將對建檔立卡結果進行倒查、抽查,擠出水分。
記者:這么多干部駐村幫扶,怎樣避免流于形式?
劉永富:為了讓這項工作取得實效,扶貧辦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指導文件,明確駐村干部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提高基層組織扶貧工作能力。
駐村時間上,每期工作隊一般為2—3年,最短不少于1年。駐村幫扶期間,干部應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全身心用于駐村幫扶。考核激勵上,要求各地區要把干部駐村幫扶工作作為督查工作的重點,及時了解工作推進情況。制定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考核辦法,獎優罰劣。工作保障上,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干部駐村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保障工作經費,提供必要條件,確保幫扶工作正常開展。
三問
利益面前,貧困縣不愿摘帽咋辦
積極研究退出機制,扭轉“以GDP論英雄”考核機制
記者:貧困縣考核、約束和退出3項機制改革,目前進展如何?
劉永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這是改革貧困縣考核機制的大背景。貧困縣的工作重點就是扶貧,考核也應以扶貧成效為主。報中央同意,今年中組部、扶貧辦印發了《關于改進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工作的意見》,河北、山西、浙江、廣東、貴州、甘肅6省已出臺了新的扶貧工作考核辦法。
約束機制方面,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文件,對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禁止作為等事項進行規定,近期即可印發實施。關于退出機制,扶貧辦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河北、貴州、甘肅等省份已經開始先行先試。
記者:改革后的貧困縣考核機制是怎樣實行的?
劉永富:改革貧困縣考核機制,總的指導思想是扭轉以往“以GDP論英雄”的局面,引導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著力考核通過精準扶貧、扶貧資金的使用、扶貧項目實施、扶貧產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情況。同時,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的考核,引導貧困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記者:對貧困縣建“高大上”建筑等現象,社會詬病頗多,該如何約束?
劉永富:我們的約束機制主要明確了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和禁止作為的事項,對貧困縣的行為做出限制,確保貧困縣把更多資源投入扶貧開發。比如搞華而不實的標志性建筑、形象工程,興建樓堂館所、搞各種奢華鋪張的慶典、會展等活動,這些都是禁止作為的事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制定一系列特殊扶貧政策,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通過落實扶貧計劃、安排專項資金、扶持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等方式,使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基礎設施和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為新時期扶貧開發的戰略指導思想。
每年要減貧1170萬,平均每月減貧100萬。
干部駐村幫扶方面,目前已向貧困村派出12萬個工作隊、40多萬名駐村干部,基本實現了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各地正對駐村工作進行規范和完善。劉永富:為了讓這項工作取得實效,扶貧辦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指導文件,明確駐村干部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提高基層組織扶貧工作能力。
【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李克強13日在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說,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是亞洲國家首要任務。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提供一億人民幣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
【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李克強13日在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說,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是亞洲國家首要任務。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提供一億人民幣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
站在這一新的歷史節點回望,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開啟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偉大實踐,歷史罕有;——從“輸血式”的生活救濟型扶貧向提升貧困地區內生動力的“造血式”開發型扶貧,從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貧到滴灌式的精準扶貧,我國扶貧開發方式日漸科學精準;
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
美國前總統約翰遜50年前對貧窮宣戰,但至今美國貧困比率仍然較高。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道,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有4600萬人仍生活在政府認為低所得的貧窮家庭。
美國前總統約翰遜50年前對貧窮宣戰,但至今美國貧困比率仍然較高。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道,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有4600萬人仍生活在政府認為低所得的貧窮家庭。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介紹,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貧1000萬人以上任務的完成,“十二五”扶貧工作圓滿收官。
“該戴帽子的戴帽子、該摘帽子的就摘帽子,不能讓貧困縣越扶越多。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也坦言,貧困帽含金量比較高,退出沒好處,“所以重點縣干部群眾不愿意退,也不敢退。
李克強6日下午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有代表建議加大對西部扶貧支持力度。”
在健全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方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基本建成亭子口等7處大中型水利工程,新開工8處中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130萬畝,解決4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高標準農田200萬畝。
(記者 徐楊祎)記者24日從“2014年省委1號文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四川省委1號文件的部署,四川全省將加大財政扶貧和行業扶貧投入,以縣為主體落實好扶貧政策,2014年將減貧1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