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庭審現場 劉蔭花 攝
中新網漳州12月17日電 福建省龍海人民法院17日公開開庭審理洪泉明、姚慶輝污染環境一案,并通過微博進行了圖文直播。據悉,該起民事案件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后,福建審判的首例環境污染公益訴訟案件。
據介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間,被告人洪泉明、姚慶輝伙同他人在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開辦皮革加工廠,擅自從事皮革鞣制加工生產藍濕皮,且未設置廢水污染處理設施,將含重金屬的廢水直排南溪,共計排放廢水8000噸左右。
2014年3月12日,該廠被福建省環保廳查獲,經對其外排廢水采樣監測,外排的鞣制廢水總鉻濃度為155毫克/升,外排的地面清水總鉻濃度為1030毫克/升,均超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三倍以上,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經龍海法院主持調解,龍海市檢察院與兩名被告達成調解協議,由二被告賠償治理環境所需的公益資金20萬元(人民幣),用以修復生態環境。
法院審理認為,兩名被告的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犯罪,鑒于案發后,二被告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積極賠償治理環境所需的20萬元費用,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判決被告人洪泉明、姚慶輝均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000元。
據悉,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將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是繼《民事訴訟法》修訂將“公益訴訟”納入法律規定之后,公益訴訟制度迎來的又一次重大改變,也是作為公共利益代表的檢察機關進一步擴大司法職能,全面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益的一次全新的探索。(高淑萍 劉蔭花 鄭曦陽)
裝了有毒廢水的罐車出現故障,在車主的催促下,司機維修時為圖省事,竟將廢水倒入河中,造成河流遭到嚴重污染。
罐車出現故障,,司機維修時為圖省事,竟將廢水倒入河中。
深圳一企業疑操作不慎 廢水排入泄洪渠
記者17日從中共重慶巫山縣委宣傳部證實,該縣最大水庫千丈巖水庫被廢水污染,周邊4個鄉鎮5萬余人飲水受影響。巫山縣位于三峽庫區腹地,千丈巖水庫是該縣已建最大水庫,水庫容量405萬立方米,目前蓄水280萬立方米,距離長江13公里。
□記者 李嵐 通訊員 張海霞 文圖 本報訊 刺鼻的氣味,骯臟的廢水,讓滎陽與溫縣黃河灘地交界處周邊的居民難以忍受。
制革行業本是重污染行業,不僅排放污水量大,廢氣、噪聲也污染環境,但這在柘城縣伊科皮業有限公司卻展現出了例外,通過多年的科技研發,該公司利用活性污泥的作用,將制革廢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去除,并能夠養魚。據了解,經權威部門檢測,該公司終端排水溝里的水,優于國家對制革行業排放標準的要求。該公司也因此與周圍居民的關系變得和諧。
據新華社報道,9月1號,日本核能官員表示,在福島核電站污水儲存罐周圍,再次檢測出高濃度的核放射量,而且放射量在不斷增加,最高達到每小時1800微西弗。
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6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5日對外宣布稱,福島第一核電站設有防滲漏層的地下儲水槽內的核廢水可能存在滲漏問題;6日,東電再次對外透露,據推測約有120噸核廢水已經滲入地下。
據悉,按照河南省最新調整的排污費收費標準,廢氣排污費征收標準將由此前的0.6元/污染當量提高至1.2元/污染當量,廢水排污費征收標準將由0.7元/污染當量提高至1.4元/污染當量。最新調整的河南省排污費征收標準還規定,對國控省控重點監控企業實施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差別化征收因子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
責令污染藥企立即停產整治,處理監管不力的縣環保局6名責任人員。
河南南陽一藥企污染飲用水一事經媒體曝光后,引發社會各界關注。18日,鎮平縣政府網再次通報稱,經過排查、監測分析,普康藥業廢水色度超標,南陽天冠生物發酵有限公司廢水化學需氧量、色度超標。
17日晚間,河南省汝陽縣官方就境內污水流入河道變“紅河”事件作出回應:“經查,紅色河水由三屯鎮廟灣染料廠后坡土壤中滲出所致。事件發生后,汝陽縣官方通報稱,對污染源加蓋防水雨布,防止雨水滲入土壤并帶出紅色污水。
17日晚間,河南省汝陽縣官方就境內污水流入河道變“紅河”事件作出回應:“經查,紅色河水由三屯鎮廟灣染料廠后坡土壤中滲出所致。事件發生后,汝陽縣官方通報稱,對污染源加蓋防水雨布,防止雨水滲入土壤并帶出紅色污水。
7月10日,記者隨平頂山市節水辦工作人員來到平煤神馬集團神馬股份簾子布公司廠區,只見廠區的水池里清澈見底,七八條錦鯉在歡快地游弋。“池里的水是經過處理的中水。”該公司工程人員樊惠林說。
浙江湖州一皮革廠的老板沈某近日因偷排幾百噸含鉻廢水受審,而在他授意下實施違法排污行為的員工李某也同期受審。同年9月2日,李某在沈某的授意下,把皮革廠產生的未經處理的含鉻廢水偷偷排入外港,當天就被環保部門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