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認定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6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方將征收“雙反”關稅,同時認定中國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將征收反傾銷稅。
商務部當天發布了對中國大陸和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的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6.71%至165.04%,補貼幅度為27.64%至49.79%,臺灣地區廠商的傾銷幅度為11.45%至27.55%。
與商務部數月前公布的初裁結果相比,終裁結果認定的臺灣地區產品傾銷幅度下降,但中國大陸產品的補貼幅度有所上升。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中國大陸產品補貼幅度為18.56%至35.21%,傾銷幅度為26.33%至165.04%,臺灣地區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7.59%至44.18%。
根據美方貿易救濟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明年1月29日左右做出終裁,如果這家機構也做出肯定性終裁,美國海關將正式開征“雙反”關稅;如果該機構否決中國相關產品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美方將不征收“雙反”關稅。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將“雙反”大棒揮向中國光伏產業。2011年11月,美方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對中國產光伏電池啟動“雙反”調查,并于2012年12月決定征收29.18%—254.66%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高額的稅率使得中國企業很難向美國出口中國產光伏電池產品。
為回應德國光伏企業巨頭太陽能世界公司美國分公司的申訴,美國商務部今年1月對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與首次“雙反”調查相比,二次“雙反”調查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從光伏電池擴大到光伏組件、層壓板、面板等,對象也由中國大陸擴大到包括臺灣,意在堵死大陸光伏公司海外代工和采購以規避關稅的做法。
根據美方統計,2013年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總額為15億美元,中國臺灣輸美相關產品總額為6.57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美方此次終裁結果出爐意在全面限制中國對美出口晶體硅光伏產品。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此前表示,美方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進行限制的做法,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保護色彩十分明顯,勢必使中美光伏貿易糾紛再度升級。
在美國國內,擁有70多家太陽能行業會員企業的平價太陽能聯盟不支持美方推進“雙反”措施。該機構表示,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征收“雙反”關稅將會導致美國太陽能產業增速放緩,抬高太陽能產品價格,減少美國就業崗位,美中應通過談判解決貿易摩擦。
“我們要去產能,但是我們不是把遷西的鋼鐵產業,當成落后產能不要它存在,我們要調整它,去發展它,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改革辦法使它獲得新的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于今年11月底完成。毛偉明強調,雖然我國已是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但自主品牌機器人還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領域需求。
昨日下午,首批裝載6個集裝箱總計1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的鄭歐班列從河南鄭州圃田車站出發,前往德國漢堡。據了解,光伏產業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歐洲是主要光伏出口國,但中國光伏產品質優價廉,依然對歐洲客戶有很大吸引力。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艱難的轉型時期,對其前景我們充滿信心。國企與民企混合不是目的,整合出優勢才是關鍵 ——江蘇農墾集團董事長李春江 李春江說,國企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趨勢。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美國商務部將于當地時間12月11號公布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終裁結果。根據統計,今年1到10月,我國光伏組件出口總額為107億美元,前三大出口地依次為日本、歐盟和美國。
繼宣布900億建設光伏項目之后,恒大昨簽署框架協議擬入主國藏集團 恒大地產于9月29日宣布投資900億元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后不久,10月7日晚,其與國藏集團發布聯合公告稱,恒大與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PowerInc。
(趙凜松 張添福)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政府15日下午發布:該縣13日發生一起“暴力抵制重大項目建設”的事件,在處置過程中“總指揮”鳴槍示警,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思遠亦表示,當務之急就是交通對接,“交通問題如果不解決,大城市病沒辦法解決。對此,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思遠也認為,當務之急是從頂層設計上考慮,建立一個能夠協調三方的平臺,這是推動協同發展的必要條件。
媒體報道稱,7月份京津冀一體化有關議題將提交高層。
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思遠亦表示,當務之急就是交通對接,“交通問題如果不解決,大城市病沒辦法解決。對此,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楊思遠也認為,當務之急是從頂層設計上考慮,建立一個能夠協調三方的平臺,這是推動協同發展的必要條件。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氣候變化是關系人類子孫后代,也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對此,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光伏產品為美帶來巨大商業利益,敦促美國審慎處理中美光伏產品摩擦。
針對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再次啟動“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一事,中國商務部26日回應稱,將“堅決利用各種機制維權”。本月23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1月2日,許昌供電公司向許昌君陽電力有限公司結算購電電費22萬余元,成為全省首家向光伏發電企業支付電費的供電企業。2013年,許昌供電公司規范并網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明確辦結時限,為光伏發電企業并網發電提供了高效順暢的通道。
在國內光伏產業內外交困的時刻,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該人士提醒,原定于本月初發布的我國對歐盟多晶硅反傾銷初裁目前并未發布,作為我方對歐盟的反制手段之一,這一招還處在“引而不發”的階段。
中方提出,每年向歐盟出口光伏組件總量不超過10GW,10GW以內不征稅或者少征,超10GW部分按相關規定征收,同時,光伏組件售價不低于0.5歐元/wp。與此同時,王斯成表示,發改委能源所正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光伏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2050年),初步提出到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達1億千瓦,2050年達10億千瓦,高于此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