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依法執政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治國之道歷史經驗、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并對依法執政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我們應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自覺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憲法法律至上,是現代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保證憲法法律在黨內、在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中的權威和尊嚴。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成果,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規定了國家政權機構的組織體系、職責權限和運行機制,充分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基本原則、重大方針、重要政策在國家法治上的最高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根據憲法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是憲法精神、憲法原則、憲法內容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是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行的行為規范。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得到保障,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就有堅實基礎,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就有可靠保障,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就能獲得蓬勃力量。正因為如此,《決定》強調:“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法律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實現?!?/p>
各級黨組織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是憲法和黨章的明確要求,也是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尊嚴的重要保障。我們黨是執政黨,各級黨組織在我國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處于領導核心或政治核心地位,自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尊嚴,對整個社會具有直接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培養法治意識,把貫徹實施憲法法律貫穿于一切活動的始終。執掌國家政權、開展施政活動,要忠于憲法法律,嚴格按照法定原則、法定權限、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保證國家機關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踐行黨的宗旨、服務人民群眾,要注重運用法治來協調利益關系、保障改善民生,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引導人民群眾通過合法渠道理性表達利益訴求,堅決防止和反對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對少數群眾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要求,要加強教育引導,堅持依法辦事,不能違反法律規定“花錢買平安”。加強自身建設、開展黨內活動,包括制定黨內法規、開展組織生活、化解黨內矛盾、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既要遵守黨章和黨規,又要符合憲法法律精神,不得與憲法法律相抵觸,尤其要注重教育廣大黨員培養法治素養,做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領導干部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對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和尊嚴至關重要。在領導干部中,法治觀念淡薄、特權思想嚴重、目中無法、信奉權大于法的人還不少。這是法治建設的大敵、依法執政的大敵。領導干部必須高度重視憲法法律的學習,把熟練掌握憲法法律知識、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作為履職盡責的基本條件,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時刻繃緊法治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慮必及法、行必依法。對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沒有特權、法律約束沒有例外的原則,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的觀念,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尤其是在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權時,一定要恪守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正確處理權與法、情與法、利與法的關系,公正決斷是非,不因私利拋公義,不因私誼廢公事,不因私情棄公平,確保權力行使不偏離法治軌道、不突破法律邊界、不逃避法律責任。
發揮政策和法律各自優勢
正確認識和處理政策與法律的關系,是依法執政會經常遇到、必須認真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決定》指出:“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發揮政策和法律的各自優勢,促進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互聯互動?!边@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政策和法律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關系,而且為我們在實踐中把握好二者關系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都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重要方式,都是黨用以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以及推動科學發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手段。所不同的是,政策和法律因各自獨有的表現形式、作用范圍、效力支撐而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優勢。黨的政策更具有靈活性、時代性、探索性、指導性等特點,在研判國際國內發展大勢、確定國家未來走向的宏觀戰略,指導最新創造性實踐,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不斷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法律更具有普遍性、穩定性、反復適用性、國家強制性等特點,在規范公民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權力與責任,定紛止爭、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公平正義,調整相對成熟、相對穩定的重大社會關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政策和法律又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的先導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據和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國家法律是黨的政策的定型化,黨的政策成為法律后,實施法律就是貫徹黨的意志,依法辦事就是執行黨的政策。它們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催生著越來越密集、越來越迫切的政策和法律需求,而且為政策和法律發揮各自優勢開辟了越來越廣闊的空間。在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方面,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試點先行、投石問路方面,在涉及群體廣泛、利益關系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深層次改革方面,在前沿改革的探索性實踐方面,凡此等等都要注重發揮政策的積極作用。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需要及時鞏固、改革積累的成功經驗需要普遍推廣、改革理順的利益關系趨于合理穩定需要固化定型,就要及時發揮法律的積極作用。當然,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政策和法律的作用范圍并不是涇渭分明、截然分開的,往往是交互作用、同頻共振,共同推動改革有序進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要注重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也就是說,謀劃重大改革、推進重大改革,要主動把法律因素考慮進來,自覺運用法治方式。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確保重大改革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是提高決策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政策和法律互聯互動的重要條件。黨委依法決策,強調的是決策主體、決策程序、決策內容、決策責任都要始終貫穿和體現法治思維,并采取和運用法治方式。每作一項決策,都要認真想一想法律上誰有權決策,有多大權限決策,決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應當遵循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等等。要把合法性論證作為黨委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確保決策符合法律,實現政策與法律的有效對接和統一?!稕Q定》提出,各級黨政機關普遍設立公職律師,“參與決策論證,提供法律意見,促進依法辦事,防范法律風險”。這為開展黨的重大決策合法性論證提供了有力支持。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違反法律規定進行決策導致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健全依法執政的工作機制
堅持依法執政、提高依法執政水平,需要一套科學有效、系統完備的工作機制來保障。否則,依法執政很容易停留于一般號召,很容易取決于領導者個人認識和重視程度,很難真正落實到具體執政實踐中。這里,既有重大政治原則需要我們毫不動搖地堅守,又有大量制度和體制機制障礙需要我們大膽突破。
依法正確處理黨同國家政權機關之間的關系,是健全依法執政工作機制的重大任務。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憲法確定的黨的領導地位,把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作為依法執政最根本的原則,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要按照憲法法律規定的原則、職責和程序,不斷改進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方式方法,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集中統一。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完善保證黨確定依法治國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和程序,才能實現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具體化、制度化。要建立健全黨領導立法的工作制度。凡立法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須報黨中央討論決定,憲法修改由黨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問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向黨中央報告。進一步完善黨領導政府的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確保各級政府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和各方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責任落實機制,加強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把法治建設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各個方面。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不僅自身要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依法辦事,而且要抓好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法治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黨組織要領導和監督本單位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決查處執法犯法、違法用權等行為。
政法委員會作為黨委職能部門,是黨委領導政法工作的組織形式,必須長期堅持。各級黨委政法委員會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督促依法履職、創造公正司法環境上,做依法辦事的表率,保障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政法機關黨組織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向黨委報告制度,政法工作的重大部署、事關社會團結和諧的重大問題、涉及社會政治穩定的重大敏感案件、群眾反映突出的執法司法問題等要及時向黨委報告,決不能搞先斬后奏、邊斬邊奏,甚至斬而不奏。要大力加強政法機關黨的建設,堅持圍繞政法中心工作抓黨建,運用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功經驗,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活動內容載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真正使政法機關黨組織成為政法干警經受黨內生活鍛煉、增強黨的意識、提高思想覺悟、加強黨性修養的熔爐。要針對政法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警在堅定理想信念上當先鋒模范,堅持黨的事業、人民利益、憲法法律至上,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在忠于職守上當先鋒模范,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堅持公正無私、執法如山的職業情懷,堅守公正廉潔的職業道德,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何毅亭)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5.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玉周——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離不開優秀文化的支撐和引領 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離不開優秀文化的支撐和引領。
中牟縣法院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婁繼周說,《決定》提出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抓緊出臺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構建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堅持從嚴治軍鐵律,加大軍事法規執行力度,明確執法責任,完善執法制度,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責任追究,推動依法治軍落到實處。
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抓緊出臺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構建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 堅持從嚴治軍鐵律,加大軍事法規執行力度,明確執法責任,完善執法制度,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責任追究,推動依法治軍落到實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
公報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公報闡釋依法治國總目標時同時指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2014年第20期《紅旗文稿》發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的署名文章:制度現代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核心要求。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讓我們寄望于這個秋天,期待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所能喚起的制度力量。
依法治國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本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于依法治國的新部署,是基于對我國法治建設已有成就和存在問題的總結和評估而作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必須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必須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首次關注依法治國,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標志著中國的依法治國步入了“2.0時代”。能不能將全會所確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落地生根,必須全力喚回共產黨人和社會公眾的法治意識。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己任,統籌謀劃、積極推進。一個個科學論斷,一項項創新舉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全面展開,治國理政邁向法治化新境界。
《決定》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依賴各項工作的法治化以及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依法治國形成合力,不斷向前推進依法治國歷史進程?!稕Q定》在各項法治工作中選擇了“依法執政”這個“綱”來統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所有事項,解決了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基礎理論問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鍵要有堅強的政治保障?!鞍腰h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