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的資深教授,86歲高齡的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從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典籍中,以明德、修身、和合、興國、大同五個主題,精心梳理出了60余則深具代表性的中華美德古訓,并集中一個多月的時間創作成書法作品,匯集成“中華美德古訓”。今年9月,這個系列作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引起轟動。透過這一幅幅厚重樸茂、雄渾磅礴的作品,首都高校的老師和青年學生們不僅能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中華文化的韻味,更被其中所蘊含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所感召。
“人品不高,落墨無法。”這是首都師大被稱為正能量導師的王珂教授喜歡引用的一句老話。與中石先生用“中華美德古訓”浸潤人們心田交相輝映,這位國畫專業教授、師德標兵,在今年春天召集工作室22名師生創作了44幅藏族題材水墨人物畫,并用義賣所得的100萬元建立了“王珂工作室公益基金”,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公益項目。
在首都師大不僅有令人景仰的大師、教授,更有千萬學子用自己的熱忱和信念,傳遞正能量。正在進行的2014年度“北京榜樣”評選活動公示了60名候選人,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叫袁日涉。這位21歲的小姑娘是首都師大政法學院本科三年級的學生,也是一個“老環?!?。早在6歲時,袁日涉就發起了“一張紙”環?;顒硬⒀永m至今。15年來,在她的召集、帶動下,一起參加環保活動和志愿服務的伙伴超過138萬人次。選擇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袁日涉說,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小學老師,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首都師大始終把“德”當作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石,把“立德”當作使命和擔當,一代一代傳承,一點一滴傳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著誠懇的詮釋。
首都師范大學官網3月18日消息,3月16日,首都師范大學校友、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源向學校捐贈上將軍服儀式在校歷史博物館舉行。
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將如鳥之兩翼,比翼齊飛。 2015年,對于國家、對于個人,都有一份執著的向往:給我們不朽的夢留下不朽的印,走得鏗鏘,立得昂然。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干部帶頭講道德是中央領導的具體要求,為官者,德為先。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已被歷史驗證。
—二論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分子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要求。
4月29日上午,全國中小學立德樹人——道德課堂鄭州論壇暨《中國教育學刊》名師名校聯誼會第四屆年會開幕式在鄭州回中舉行。
自古以來,國人都將修心立德放在首位,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說“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育,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既取決于自然科學發展水平,也取決于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皥猿趾桶l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