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日前,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抽檢信息,其中瓶(桶)裝水等微生物污染問題仍較突出,近800種瓶裝水被曝不合格。
抽檢涉及19類食品 共計27614批次
據悉,本次監督抽檢涉及19類食品(糧食及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飲料、調味品、焙烤食品、茶葉及其相關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豆類及其制品、蜂產品、冷凍飲品、罐頭、乳制品)和食品添加劑,覆蓋全國14202家企業,抽檢樣品共計27614批次。
抽檢結果顯示,糧食及糧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等15種產品的合格率超過95%;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7.83%;蛋及蛋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8.95%;蔬菜及其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6.76%;水果及其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7.36%。
微生物污染問題仍較突出
一是微生物污染問題仍較突出,涉及產品主要為瓶(桶)裝水、醬鹵肉制品和熟肉制品等,說明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存在操作不當、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衛生條件把控不嚴等問題。
二是品質指標不達標問題明顯,涉及產品主要是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及腌臘肉、風味魚制品、調味品等,說明生產加工過程中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情況。
三是防腐劑、甜味劑等部分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存在,涉及產品主要是肉制品、水產品等,說明有的企業未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
不合格產品將依法處理
針對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檢驗機構根據總局要求,已第一時間報告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所在地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責令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及時依法查處,并采取有針對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產品時請撥打12331投訴舉報熱線進行投訴或舉報。
瓶(桶)裝水不合格部分名單:
1.樂百氏純凈水 (18.9L/桶):霉菌和酵母、菌落總數不合格
2.匯源純凈水(550ml/瓶):菌落總數不合格
3.悅力桶裝飲用純凈水(18.9L/桶):菌落總數不合格
4.帕爾瑪冰爽橙碳酸飲料(550ml/瓶):苯甲酸不合格
5.云霧山泉水(11.3L/桶):菌落總數不合格
6.QING龍泉飲用純凈水(18.9L/桶):大腸菌群不合格
7.甜源飲用純凈水(18.9L/桶):電導率不合格
8.御泉純凈水(18.9L/桶):菌落總數不合格
9.娃哈哈飲用純凈水(18.9L/桶):菌落總數不合格
10.怡寶飲用純凈水(18.9L/桶):菌落總數不合格
11.天地泉飲用純凈水(600mL/瓶):菌落總數不合格
日前,新修訂的《北京市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公布:市民舉報無證生產休閑食品、假煙假酒窩點、肉制品加工黑作坊、制作銷售假藥等行為,可獲相應獎勵;舉報重特大食品藥品案件,且為案件查辦作出重大貢獻的,可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勵。
3月23日上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管理局副局長吳湞在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分論壇上遭遇了一場“慘烈”的圍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從農田到餐桌、從企業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放心。食品藥品安全關乎群眾切身利益,多頭管理常常導致權責不明、職能缺位,因此,獨立設置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是做好監管工作的基礎。
瓶(桶)裝水等微生物污染問題仍較突出。
食藥總局日前公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該條例提出,網絡化妝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實行實名登記,并對入網的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承擔管理責任。
食藥總局稱,近期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經營裝飾性彩色平光隱形眼鏡,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據悉,裝飾性彩色平光隱形眼鏡是在隱形眼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于裝飾和改變角膜顏色的隱形眼鏡。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昨天通報2014年第一階段瓶(桶)裝飲用水專項監督抽檢結果,有444批次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包括樂百氏、藍劍、安吉爾等多個品牌產品。針對目前大桶水的質量情況,食藥監管總局將在第四季度繼續安排對不合格大桶水的跟蹤抽檢,采取嚴厲措施,強化監管,堅決查處違法的行為。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昨天通報2014年第一階段瓶(桶)裝飲用水專項監督抽檢結果,有444批次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包括樂百氏、藍劍、安吉爾等多個品牌產品。針對目前大桶水的質量情況,食藥監管總局將在第四季度繼續安排對不合格大桶水的跟蹤抽檢,采取嚴厲措施,強化監管,堅決查處違法的行為。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邊建”,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開展專題治理,整頓機關作風,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昨天,國家食藥總局發布《關于禁止以委托、貼牌、分裝等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公告》,該公告被視為對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治“亂”細則,國內現有約8800個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將展開“淘汰賽”。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食藥監管總局今天(16日)通報,將會同工信部、農業部等七部門,進一步加強中藥材管理,今后各地一律不得開辦新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目前,我國中藥材有害物質殘留、染色增重、摻假使假以及中藥材專業市場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現象時有發生。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部分中藥材專業市場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中藥材專業市場及其周邊存在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等現象,個別地方還比較嚴重。此次會議上,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簽署《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責任書》,并表示全力組織開展中藥材市場整治,通過整治,形成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的中藥材專業市場。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國家食藥總局)近日正式掛牌,衛生委、農業部、食藥總局“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架構初步形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認為,過去分段管理的“縫”很大,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都可以追溯到分段管理的弊病。
2月5日消息,2012年年底深受“食藥雞”事件影響的肯德基,剛剛公布了四季度業績。
去年新設立的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同時國家食藥總局也發文號召白酒企業建立白酒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可以說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與否及實施情況將成為未來白酒行業的準入門檻之一,也將加速白酒企業的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