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風”問題極其頑固,一些干部陋習難改。日前,山西省呂梁市5名干部因為為子女大操大辦婚禮、違規收受禮金而被分別給予免職或嚴重警告處分。這再次警示廣大干部,反“四風”不是“一陣風”,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試圖尋找“避風港”、鉆監督檢查空子終會暴露,作風建設必須長抓不懈。
分析這5起案例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發生在偏遠地區,是一些干部所認為的反“四風”盲區。自從中央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在一些干部中就流傳著“整風不過三、檢查不過關”的論調。一些干部認為,“天高皇帝遠”,反“四風”刮不到偏遠地區。于是,有的將以前在豪華酒店的大吃大喝改為去山里吃野味,有的將婚喪嫁娶由在城里辦改到回老家農村去辦,有的甚至跑到邊境地區去吃喝,認為這樣就可以逃避群眾監督和相關部門檢查。
反“四風”容不得心存僥幸。呂梁市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表明,反“四風”并非“事不過三”,偏遠地區也不是什么“避風港”,誰敢違反“四風”規定,就一定會受到黨紀嚴懲。今年10月,一些公務人員開車到云南邊境野味店吃喝,結果被媒體在網上曝光后受到查處,同樣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集中反“四風”改作風轉為經常性的作風建設,防止曲終人散。這再次表明中央反“四風”要打持久戰的決心,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對此,廣大干部應該認清形勢,戒除僥幸心理,以觸及思想深處的力度查擺自身作風問題,為改作風和密切聯系群眾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原動力;加強評估長效機制建設,織密制度之網,一手嚴查“四風”問題,一手強化經常性教育,形成作風建設持續推進的新常態。
貴州赤水河邊的茅臺鎮自古以釀酒聞名,清代的時候這里的酒就遠銷外省。從小作坊到大工廠,茅臺酒從來沒愁過銷售。然而在2012年八項規定剛出臺時,茅臺酒廠第一次經歷了以前沒有遇到過的調整轉型。
宋偉也認為,專門通報與中秋節相關的典型案例,充分說明要守住節點、寸土不讓,以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嚴防“四風”反彈。當年8月2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嚴防花樣翻新的高價月餅“死灰復燃”》,發出“節前預警”,并開通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
對檢查中發現的黨員干部出入隱蔽場所違規吃喝行為嚴肅查處,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對非法經營行為從嚴從快查處,并依法予以規范。縣紀委要求全縣各級黨員干部要切實強化紀律意識,養成紀律自覺,不觸“紅線”,不踩“底線”,堅決抵制違規吃喝歪風。
日前,地方紀檢監察部門也陸續公布今年以來糾“四風”成績單,通過不斷加大執紀監督力度,對頂風違紀的嚴肅查處,對隱形“四風”問題細查深挖。近日,該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吳瑞剛被縣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糾“四風”數據,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9160起、處理2690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0159人。
根據省委統一部署,8月9日至12日,省委10個巡視組分別向九屆省委第十一輪專項巡視的18個省直單位,以及鄭州大學等13所省管本科院校反饋了巡視情況。
清城區檢察院違規公款宴請和發放福利問題涉及該院全部班子成員。要不斷大力整治收送“紅包”禮金、公車私用和違規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發放津補貼、打高爾夫球、出入私人會所等問題,防止反彈回潮。
2015年,全省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812起,黨紀政紀處分3993人,其中廳級干部2人、縣處級干部113人……
如果一個執政黨不注重自身的作風建設,聽任各種不 正之風甚至腐敗現象侵蝕黨的肌體,就會失去民心甚至失去政權。這組數據無不表明,正風反腐、從嚴治黨,刷新了黨風政風,帶動了民風社風,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和信任。
官員無盡的“悔意”、深刻的“頓悟”,為何總是出現在“落馬”之后呢?歸根結底,根深蒂固的“四風”使然也。
專區的“每周通報”欄目將從2016年1月7日起,連續4周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專區的“每周通報”欄目將從2016年1月7日起,連續4周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12月15日,商丘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曾昭寶主持召開市紀委“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征求意見座談會,征求部分縣(區)、市直單位、鄉(鎮)黨委、紀委負責同志對市紀委領導班子及其本人意見建議。
今年春節前夕,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河濱街道一名村干部在代表“兩委”慰問貧困群眾時,偷拿了100元慰問金。
除月餅、水果等傳統中秋節禮品,大閘蟹等也出現在市場上,禮品形式年年“花樣翻新”。市紀委這次還緊盯大閘蟹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