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一名在塞拉利昂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國醫生抵達奧馬哈市接受治療。他來自塞拉利昂,但身份為美國永久居民。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中央社”27日報道,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號召歐盟各國派出5000名醫師到西非對抗埃博拉。世界衛生組織說,截至本月22日,全球報15935起埃博拉病例,死亡人數5689人。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的匿名消息人士稱,目前的情勢太嚴重,需要立即回應。他接著說,歐盟官員正在與各國政府聯絡,動員醫生。歐盟也號召其他醫護人員參與抗擊。
歐盟主管衛生事務執委安卓由凱提斯說,他迄今已聯絡了14位歐盟國家部長,要求他們派遣更多的醫護人員前往發生埃博拉疫情的國家。
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稱,到本月22日為止,全球埃博拉病例為15935例,死亡人數為5689人,8個國家報告有埃博拉病例。
除了15個死亡病例以外,幾乎所有病例和死亡案例都是在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3個國家: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
根據世衛組織的最新數據,過去1周,上述3個國家報告600起埃博拉新病例。
世衛組織稱,塞拉利昂自疫情爆發以來通報的病例總數,即將超越利比里亞。聲明補充說,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仍是當地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德國一家醫學院2日宣布,該院初步臨床試驗證明,一種埃博拉新疫苗能有效激活人體免疫系統抵御埃博拉病毒。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院的新聞公報說,該醫學院從去年11月份開始對“rVSV-ZEBOV”埃博拉疫苗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
東京大學日前宣布,該校醫學研究所教授河岡義裕等人與美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抵御埃博拉病毒的新疫苗。該疫苗以某基因被剔除的埃博拉病毒為基礎制作而成,從理論上說其抗病毒效果可能較好。
中草藥提取成分有望在今后兩到五年內用于治療埃博拉感染疾病。
美國得克薩斯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中草藥提取成分漢防己堿是埃博拉病毒“克星”,有望在今后兩到五年內用于治療埃博拉感染疾病。參與研究的德國弗賴堡大學微生物學家諾貝特·克拉格波爾形容,漢防己堿是抑制埃博拉病毒傳染的“最有希望”藥物。
美國得克薩斯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中草藥提取成分漢防己堿是埃博拉病毒“克星”,有望在今后兩到五年內用于治療埃博拉感染疾病。參與研究的德國弗賴堡大學微生物學家諾貝特·克拉格波爾形容,漢防己堿是抑制埃博拉病毒傳染的“最有希望”藥物。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稱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病死率高達50%至90%,是世界上最兇猛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級病毒”(艾滋病為2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4日,美國一名有可能接觸埃博拉病毒的醫療工作者抵達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醫療中心,接受進一步觀察。據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西非三國埃博拉疫情累計報告病例數達到20081例,其中死亡病例7842例。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8日,塞拉利昂東部Koidu,疑似埃博拉患者遺體橫躺街頭引民眾圍觀。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外媒報道,世衛組織于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西非的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國中,已經有超過2萬人感染致命的埃博拉病毒。
現已被隔離并在特別病房接受治療。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29日報道,日本東京都方面表示,一名從西非埃博拉疫區塞拉利昂歸國的日本男子,近日出現發熱癥狀。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相關閣僚會議,要求為應對埃博拉疫情做出“萬全準備”,并宣布新成立兩個疫情情報收集機構。
可能接觸到埃博拉病毒的活體樣本;已被隔離。
當地時間12月21日,塞拉利昂弗里敦,埃博拉醫護人員將感染者尸體運往公墓掩埋。“這次疫情將延續很久,我們需要準備做長期努力,可能要持續到2015年年底”,皮奧特說,他剛從塞拉利昂返回倫敦。
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與美國合作開發的cAd3-ZEBOV以及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rVSV-ZEBOV這兩種疫苗被視為前景看好的埃博拉疫苗。因為埃博拉疫情主要在非洲國家暴發,市場和利潤有限,長期以來西方醫藥巨頭對研制埃博拉藥品、疫苗以及相關研究工作缺乏興趣,導致準備不足。
據聯合國網站17日報道,到2015年3月,埃博拉疫情將會導致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糧食不安全人數突破百萬,除非明顯改善食物供應,并確保作物和畜牧生產措施落實到位。
一個叫雅尤瑪的9歲女孩剛剛失去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又被埃博拉病魔推到死亡線上。為了讓雅尤瑪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黃順和醫療隊的其他13位媽媽決定用母愛打開雅尤瑪那道緊閉的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