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茲·約翰遜
特雷茲·約翰遜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11月24日報道,美國5歲男童特雷茲·約翰遜(Ty'rez Johnson)天生右手沒有手指,近日,他獲得E-nabling the Future社區的幫助,裝上了機械手指。
據報道,約翰遜的外婆表示,約翰遜沒有手指的時候,總是戲稱自己的斷手為小手。不過,約翰遜還是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拉拉鏈、玩電子游戲等。
約翰遜說,裝上新手后,他終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雙手揮打棒球拍了。
據悉,此次約翰遜的手指是由E-nabling The Future社區提供的,該社區是一個利用3D打印為世界帶來“援助之手”的社區,現已為很多沒有手指的兒童打印過“援手”。
“醫生說,因為胸腹連體、肝臟粘連,分割時就怕大出血……”鄒永成說,醫生讓他們做最壞的打算,有可能只能保一個,也有可能兩個都保不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說:“孩子體重小,又有血管異常,如不能精準地找到血管分割部位,很容易大出血。
國家政策也利好3D打印。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穩步推進,“中國智造”將強勢崛起,3D打印必將成為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關鍵環節,為傳統產業提供有益補充。那么目前3D打印行業的生存狀況如何?未來將以何種方式發展?
3D打印別墅亮相蘇州引圍觀
尹稚的公司幫華西口腔醫院打印的頭部骨骼模型。幾乎和“造夢機”同時開業,成都春熙路上一家名為XYZ的3D打印照相館也已離開了這片繁華商區。在3D打印體驗活動當天,尹稚讓一位小學5年級的孩子親手用掃描儀掃描一位小伙伴,并向孩子們介紹3D打印的全過程和各種用途。
男童天生右手沒有手指,現如今已可以正常使用機械手指。
3D人體打印,可復制一個更加逼真的自己。
該充電汽車充一次電花費3.5小時,單次充滿電可續航100公里。
日前,10幢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正式交付使用,作為當地動遷工程的辦公用房。
昨天,50歲的孫林(化名)開心地辦理了出院手續,伴隨了他一年多的左髖部疼痛終于消失了,這一切,均受益于“傳說”中的“3D打印技術”。
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昨在揚子晚報上發“打假聲明”,高仿真、規模化復制讓收藏圈很受傷
張先生因意外摔壞了骨盆,日前,他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進行了髖臼骨折整復內固定手術,當天就可以翻身了。昨日,筆者在醫院看到張先生,發現這個原本需要開大口子的大手術,醫生只在其腹部開了4個小孔,就在腹腔鏡下完成了手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D打印機不僅能打印出手機殼、杯子等這些簡單物品,還可以打印出由復雜構件組裝的產品。昨天上午,該店簽下了一個訂單,一位客戶要求用18K金打印出一個10多厘米高的自己的頭像,工作人員說,用18K金打印出實體3D頭像花費需要4萬多元。
近日,63歲的朱先生因胸部疼痛被確診為胸骨腫瘤,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成功為其切除骨腫瘤,并植入了“私人訂制”的3D打印鈦合金胸骨肋骨符合體,幫他重建胸廓。目前,朱先生已康復出院。
5月31日起,鄭州市科技活動周在綠城廣場舉辦集中示范活動,市民可以親身感受一下3D打印的魅力(上圖)。3D打印技術,又稱三維立體打印,即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
5月31日起,鄭州市科技活動周在綠城廣場舉辦集中示范活動,市民可以親身感受一下3D打印的魅力(上圖)。3D打印技術,又稱三維立體打印,即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