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 劉多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快速發展,國家安全的邊界已經超越地理空間的限制,拓展到信息網絡,網絡安全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進入網絡空間戰略集中部署期,國際互聯網治理領域出現改革契機,同時網絡安全威脅的范圍和內容不斷擴大和演化,網絡安全形勢與挑戰日益嚴峻復雜。
一、當前網絡安全形勢與挑戰
1、世界各國加速網絡安全戰略落地部署,網絡空間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日趨凸顯
近年來,在美國的示范效應作用下,先后有50余國家制定并公布了國家安全戰略。當前各國相繼進入戰略核心內容的集中部署期:美國《2014財年國防預算優先項和選擇》中提出整編133支網絡部隊計劃;加拿大《全面數字化國家計劃》中提出包括加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在內的39項新舉措;日本《網絡安全基本法案》中規劃設立統籌網絡安全事務的“網絡安全戰略總部”。與此同時,圍繞網絡空間的國際競爭與合作也愈演愈烈。歐盟委員會在2014年2月公報中強調網絡空間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習近平在巴西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信息主權,明確“信息主權不容侵犯”的互聯網信息安全觀。日美第二次網絡安全綜合對話結束,兩國在網絡防御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強化;中日韓建立網絡安全事務磋商機制并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探討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在互聯網應急響應方面的建立合作。
2、國際互聯網治理領域迎來新熱潮,ICANN全球化成為改革要務
“棱鏡門”事件后,世界各國深刻認識到互聯網治理權關乎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和利益,國際社會掀起新一輪互聯網治理熱潮。巴西互聯網大會發表《網絡世界多利益攸關方聲明》,提出未來互聯網治理的“全球原則”和“路線圖”。ICANN、IETF、W3C等國際互聯網治理主要機構共同簽署了“蒙得維得亞”聲明,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平等參與視為未來互聯網治理的發展方向。歐盟委員會題為“歐洲在塑造互聯網監管未來中的作用”的報告中提倡建立更為透明和負責,更具包容性的互聯網治理模式。當前,在各種治理平臺和國際場合,ICANN全球化均成為重要議題。由于基礎網絡資源的管理分配權與技術標準制定權決定了互聯網治理的話語權和主導權,ICANN的機構改革和國際化管理將成為互聯網治理格局“重塑”的重要切入點。
3、網絡安全威脅層出不窮,網絡基礎設施隱患重重
當前,木馬僵尸網絡、釣魚網站等非傳統網絡安全威脅有增無減,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高級持續威脅(APT攻擊)等新型網絡攻擊愈演愈烈。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APT防御廠商Fireeye發現并識別的獨立APT活動共計300余次。全球惡意代碼樣本數目正以每天可獲取300萬個的速度增長,云端惡意代碼樣本已從2005年的40萬種增長至目前的60億種。繼“震網”和“棱鏡門”事件之后,網絡基礎設施又遇全球性高危漏洞侵擾,心臟流血漏洞威脅我國境內約3.3萬網站服務器,Bash漏洞影響范圍遍及全球約5億臺服務器及其他網絡設備,基礎通信網絡和金融、工控等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4、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系統、車聯網等新興技術產業面臨嚴峻網絡安全威脅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萬物互聯下網絡攻擊正逐步向各類聯網終端滲透。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聯網設備逐步成為網絡攻擊目標;專門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震網”(Stuxnet)病毒感染了全球超過45000個網絡;利用應用程序漏洞能夠遠程控制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隱患遍布于新興技術產業的各重要環節,但針對性的安全產品極度稀缺,相關防御技術手段的研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新興技術產業的強勁增長驅動下,網絡安全問題的影響范圍不斷延展,威脅程度日漸加深。
5、頂層統籌全面加強,我國網絡安全工作立足新起點施展新作為
2014年,我國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涉及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國務院重組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授權其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并負責監督管理執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提升基礎設施防護、加強數據保護等八項重點工作,著力完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我國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頂層領導力量明顯加強,管理體制日趨完善,機構運行日漸高效,工作目標更加細化。
二、我國網絡安全趨勢與展望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網絡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與此同時,網絡和業務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尤其是當前網絡立法系統性不強、及時性不夠和立法規格不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數據和用戶信息泄露等的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我國將不斷加強網絡安全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更加重視新技術新應用安全問題,促進移動互聯網應用生態環境優化,加速構建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推動網絡安全相關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國無法不立,網無法不興,依法治網將成為新常態。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網絡法制建設的大政方針,可以預見網絡法制建設將迎來一個快步推進的熱潮。當前網絡安全法已納入人大立法規劃,國家網絡安全戰略、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法案、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等一系列戰略法律、制度規則的制定步伐將全面提速。二是物聯網、SDN等新技術安全以及數據資產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將成為關注新焦點。未來針對新技術產業網絡安全問題的跟蹤研究將進一步加強,物聯網、SDN、工業自動化等新技術安全成為關注重點,伴隨新技術新業務發展涌現出的數據跨境流動、用戶信息泄露等安全問題將進一步得到重視。三是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將呈現新格局。當前,多部門不斷出臺政策文件、聯合開展專項行動,推動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防篡改和可溯源等安全能力提升。通過移動互聯網應用商店、智能終端生產廠商、CA認證機構、網絡安全企業等產業鏈各方的共同努力,移動互聯網應用全產業鏈的安全生態將逐步構建。四是積極主動、綜合防范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網絡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國將逐步明確網絡空間新一代防御設計思路,以網絡對抗性防御技術研發為依托,構建“協同預警、有效應急、強化災備”全網動態感知能力體系,逐步實現網絡安全防護從靜態、基于威脅的保護向動態、基于風險的防護轉變。五是網絡安全產業迎來高速發展黃金期。近年來,我國安全產業增長速度不斷加快,預計2017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7.4%。增速第一的安全服務領域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3.6%,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其中,云安全服務成為新的增長點。當前,我國不斷出臺扶持政策,為安全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安全產業將持續強勁增長。
安全提醒:這種綁定著病毒和木馬的二維碼,一旦掃描后,手機通訊錄、銀行卡密碼等隱私信息會在不知不覺中泄露出去。正確姿勢:不要輕易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即便要掃碼也要通過微信掃碼這種高安全性能的軟件。
明天至25日,“2016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及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網絡安全電視知識競賽等重要活動將在武漢市舉行。幾十張“連環畫”式的漫畫分別普及了包括保護個人隱私、公共WIFI隱患等各式各樣的網絡安全知識,寓教于樂的方式引來不少工作人員觀看。
如今的電信詐騙,已經不只是發個短信通知中獎,或者“領導”打電話讓你去辦公室那么簡單的伎倆了。據了解,詐騙產業鏈上至少分為四大環節:上游的信息獲取、中間的批發銷售、面向公眾實施詐騙、最后的分贓銷贓。
1日,家住沙坪壩勞動村的劉女士丟失了一部蘋果6S,她沒有報警,卻在百度上搜索定位公司,結果被詐騙1400元。” 劉女士想,畢竟1400元是分階段打,300元也不太多,便通過微信向對方公司轉賬300元,并提供手機號碼和丟失手機時所在位置。
那么在美國執法部門的“釣魚”執法過程中,感覺受到欺騙的學生該怎么去保護自己的權益呢,繼續往下看。
有官方網站,辦公大樓……但它卻是美國土安全部故意設的假大學。
今年3月20日,南京警方成功在福建廈門某電子廣場、廣東東莞大嶺山、福建泉州三地抓獲涉案的8名詐騙團伙成員。
“嫌疑人將250余萬元購買了10萬多個網絡貨幣,并最終將其中的1.7萬多網絡貨幣提現,剩余的8.4萬余個網絡貨幣被我們凍結”,據辦案民警介紹,截至目前已經成功凍結了260余萬元涉案資金。
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主域名部分。如果主域名變化了一點點,那就完全不是這家公司的服務器了。根據楊超的介紹,十條短信中的第一條和第七條包含的鏈接很容易能判定為釣魚網站。
中國建設銀行向公眾發放的金融網絡安全知識手冊上,針對短信詐騙,手冊提醒用戶,手機銀行不存在過期問題,也不會要求客戶登錄手機銀行網站辦理升級等事項,請不要相信此類短信。中國工商銀行數據中心(北京)安全部總經理敦宏程昨日演講時表示,2015年4月,根據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統計,金融證券類釣魚網站數量排行第一,占到了當月處理總量的64.02%。
“這是你做的事的照片,太惡心”;“這是聚會相片,好溫馨”……這種短信,若是好奇點開鏈接,手機就可能感染木馬。揭秘:經調查,原來李先生陷入了對方的騙局中,對方通過遠程協助功能,在電腦中植入了木馬病毒,盜取了其銀行卡內的現金。
一個以85后男子“老楊”、“阿劍”為首腦的跨境詐騙團伙,將53套散布詐騙信息的“群發器”和11男10女構成的“員工團隊”安排在高檔小區里,日均發布的詐騙信息竟達24萬條。
《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報告》顯示,2014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9415件,涉及網購的投訴達到近兩萬件,平均每天接到投訴五十件。2014年民生頻道接到的消費投訴約有兩萬條,其中涉及網購的投訴占到5.31%,涉及的問題排名前三位的是:虛假宣傳誤導消費、退換貨困難、延遲交貨。
網民對于各項網絡治理行動總體表示關注,百度以“網絡治理”為關鍵詞的相關搜索結果有近50萬條,新浪微博相關帖文近350萬條。不同社會學、人口學背景的網民對各項網絡治理行動的支持度并沒有表現出明顯差別。
建行工作人員認為,曾先生是因為手機中毒,信息被竊取而導致卡上錢被盜刷,讓他聯系第三方交易平臺。案例三多張借記卡境外被盜刷 銀行稱非系統漏洞 2014年4月,市民秦先生發現,他的成都銀行借記卡在泰國被盜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