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導偉大的實踐。
在11月19日舉辦的省領導與社科界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省委書記郭庚茂指出,社科界和廣大社科工作者,必須深深植根和服務發展實踐,緊扣時代脈搏,“堅持圍繞中心,把中央精神和河南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準確把握河南發展的歷史階段性任務,更好地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p>
也許人們會記得,2005年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作者通過開封的興衰提醒美國人:中國正在復興,不久的未來,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短短幾年過去,事實正在逐漸驗證“中國正在復興”這一論斷。11月17日,日本媒體刊發文章《APEC、東亞峰會和G20峰會之后,中國躍升為全球領袖》,引起網民強烈關注,世界的尊重、鄰國的驚詫生動地展現著習大大所言“從未像今天這樣離偉大的中國夢如此之近”的時代畫像和現實場景。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焙幽鲜侵袊目s影,我省發展所呈現出勃勃生機和良好態勢,也是宋代以來,河南再次邁向輝煌的最好歷史時期,可謂前所未有。當然,我們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爬坡過坎、轉型攻堅,問題需要研究、難題需要破解、瓶頸需要突破,迫切需要廣大社科工作者發揮“智庫”作用,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來,我省社科界和廣大社科工作者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自覺主動,出謀獻策,特別是圍繞全面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圍繞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四個河南”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兩項建設”,圍繞深入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建設,圍繞“堅定總坐標,堅持總思路,完善總方略”等等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較大現實意義、較高學術價值的理論成果,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不斷凝聚起了全省人民奮力實現崛起振興的信心和干勁。
馬克思說過,“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比欢鴱默F實的情況看,我們的理論研究不僅滯后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要求,還存在與實踐脫節,不能“頂天”,也沒做到“接地氣”,缺乏原創,大家不多、精品不多等問題,理論成果指導不了實踐,顯得蒼白無力。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立場方向是社科理論研究的根本,方向對了帶來正能量,方向錯了帶來負能量。廣大社科理論工作者要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考慮問題,自覺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凝聚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到學術研究、教學活動、宣傳教育等環節,始終保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主動“引正糾偏”,確保社科理論的正確方向不偏、不邪。
實踐問題是社科理論研究的核心,抓住了問題就找準了切入點,把握住了實踐就能找到突破點,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成功獲批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社科理論工作者要時刻關注如何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認真研究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依法治省、落實從嚴治黨等,推出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思想方法是社科理論研究的關鍵,社會對一個人的承認是與他對社會所做的貢獻是成正比的,德才兼備、知行并重是廣大社科工作者的傳統和美德,社科工作者應該堅持做人、做事、做學問相一致,摒棄“官氣”、“銅氣”、“名氣”,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注重實踐、崇德向善,積極發揮社科理論工作者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這為社科理論研究也創造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廣大社科工作者惟有潛心研究、默默耕耘,才能真正創作出體現河南特色、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時代的成果,也才能推動我省科社工作不斷邁向新臺階,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豫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