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快訊 > 正文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國內考察“路線圖”已涵蓋16省區市

                2014-11-03 10:59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

                  “讓大家久等了!剛才,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全會選舉產生了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選舉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的這段親切的發言仍言猶在耳。

                  時光荏苒,轉眼即將迎來十八大兩周年,7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總書記走過哪些地方、說過哪些話,他在思考什么,牽掛什么……人民網【學習有方】欄目特別推出習近平足跡“國內篇”、“海外篇”,以饗網友。

                  今天推出第一篇:

                  人民網記者據公開報道統計,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兩年間已在全國16個省區市、用近60天時間展開考察調研。

                  這些省區市有: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福建、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甘肅和新疆。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在這些地方,習近平既帶去中央的重大政策精神,也問計于民、傾聽民聲、體察民情,認真聽取地方實際工作中的難點,以促進中央政策更好落地。

                  關鍵詞一:改革

                  2012年12月,剛剛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把廣東作為其離京調研的第一站。

                  廣東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地位舉足輕重。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建立的4個經濟特區,有3個都在廣東。從此,廣東不僅拉開了自身改革開放的序幕,而且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30年過去了,廣東、深圳的實踐充分說明,鄧小平同志的決定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在廣東,習近平幾度撫今追昔,緬懷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英明決策。

                  站在今天的歷史節點,身為中共新任最高領導者的習近平,對改革開放沒有停止新思考。在考察中,他強調,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從廣東開始,改革探路步伐愈發有力。現在,天津有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濱海新區,上海也在2013年正式設立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兩年來,習近平先后赴津滬視察,著力強調解決體制機制弊端、實現制度創新對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

                  在習近平看來,“先行先試”應形成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成果。在天津,他要求利用濱海新區平臺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在考察上海自貿區時,他指出,要切實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在最近一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習近平還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攸關當代中國改革方向的重大決定。60項任務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改革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千頭萬緒中找到方法穩步推進至關重要。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重在結合實際,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細化和落實。”三中全會閉幕后不久,習近平赴山東展開旨在推動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調研時指出,推進改革要正確、準確、有序、協調,要善于把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和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改革任務一經確定,就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

                  改革不是紙上談兵,要靠智慧和實干步步推進。習近平在廣東重申鄧小平1992年視察南方途中提出的的口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也是在告誡改革政策的施行者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實干就無法實現。

                  關鍵詞二:創新

                  中國政府2006年曾提出,中國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創新型國家。這代表科技將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正式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4年5月,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事實上,考察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開發區,已成為習近平兩年來國內視察的“常設項目”。

                  “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還不能代表強。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2013年7月,習近平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觀看了光纖通訊、3D打印、生物質能源等創新成果展示后指出。

                  一個月后,習近平來到遼寧。在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他指出,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

                  2014年5月,習近平考察了位于河南鄭州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對突破盾構機系統集成技術壁壘的自主創新成果予以肯定。他認為,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習近平非常關注世界科技革命趨勢,多次強調科技人員要放眼世界,捕捉機遇,實現突破。

                  在中國科學院,他敏銳地指出,當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們必須樹立雄心、奮起直追,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

                  在上海,他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

                  在遼寧,他指出,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

                  關鍵詞三:訪貧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發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從習近平兩年國內考察的地點選擇看,他尤其關心貧困地區農村群眾的生活狀況,對于脫貧的期待極為迫切。

                  2012年底,習近平專程來到河北阜平縣看“窮”。地處大山深處的龍泉關鎮駱駝灣村,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900多元。習近平走進困難群眾唐榮斌家、唐宗秀家,盤腿坐在炕上,同鄉親手拉手,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一個多月后,蛇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又選擇前往甘肅省的連片貧困地區。繞過九曲十八彎,他先后來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臨夏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入戶看望老黨員和困難群眾,詢問糧食夠不夠吃,低保有沒有保證,看病有沒有保障,孩子有沒有學上,年貨有沒有備好。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2013年11月,習近平來到這里的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探望苗族貧困村民施齊文,坐下來同一家人算收支賬,詢問有什么困難、有什么打算,察看了他家的谷倉、床鋪、灶房、豬圈,勉勵一家人增強信心。

                  不到一個月,習近平又前往山東臨沂革命老區,在臨沭縣曹莊鎮朱村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個房間察看,并坐下來同一家人拉家常,關切詢問家里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么困難?聽老人說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習近平很高興。

                  新疆喀什地區的疏附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2014年4月28日上午,習近平來到該縣,走進維吾爾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他察看了起居室、廚房、牛羊圈、果園、農機具,詳細了解全家生產生活情況。他對阿卜都克尤木說,看到你們家生活有這個水平,我很高興,我來看你們,就是要驗證黨的惠民政策有沒有深入人心、是否發揮了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全面”二字,而難點就在農村。習近平考察時強調,我們既要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也要有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兩個方面要同步發展。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把廣大農村建設成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在與村民噓寒問暖的同時,習近平不忘給出“脫貧”藥方。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習近平指出,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他認為,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個基本保障、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這個治本之策,突出重點,上下聯動,綜合施策。

                  關鍵詞四:黨建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2013年6月18日,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2013年11月公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也詳細闡述要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

                  改進作風、改善干群關系,不僅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建的重點工作,也是習近平國內視察期間對各地領導干部強調最多的內容。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2014年3月,在河南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習近平指出。

                  在習近平看來,講作風要“按規矩辦事”。在聽取遼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匯報后,他強調,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

                  “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教育,讓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2013年11月,習近平在聽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后指出。

                  改進作風,還要提升黨性修養。2014年1月,在聽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后,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領導干部要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

                  改進作風的結果最終要落實到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身上。在甘肅考察時,習近平提出,要褒獎和重用說話辦事有灼見、有效率,對上對下都實實在在、不玩虛招,清正廉潔、公眾形象好的干部,并使享樂思想嚴重、熱衷于形式主義、嚴重脫離群眾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

                責編:李婭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影视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一本加勒比hezyo东京re高清| 日日夜夜狠狠操|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男人扒开女人腿使劲桶动态图| 国产偷v国产偷v国产| 777米奇影视盒|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久久伊人免费视频|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人人揉人人爽五月天视频|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国产午夜福利片| 18末成年禁止观看试看一分钟| 在线观看av无需播放器|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日本xxxx按摩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黑人| 免费国产a理论片|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区精品视频| 黄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小受被强攻按做到哭男男|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中另类在线| 激情五月综合网| 古代级a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