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信辦主任26日在京座談學習宣傳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如何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會上傳達了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求網信系統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10月26日新華網)
互聯網時代,人們在享受著網絡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要遵法律守規則,不能無所顧忌為所欲為,必須將法律和法規的韁繩緊攥手里,讓自由在規范、健康、理性和勵志的空間內活動,如果沒有法律的保護和約束,自由無從談起。因此,共守法律法規底線,是包括廣大網民在內的所有公民的基本遵循,所有人都不得觸碰這條“高壓線”。
對于網絡安全立法及規則制定,我們國家正在加速推進。從1994年國務院就發布了安全保護條例到2012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從國互聯網大會倡議共守“七條底線”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從有關部門強力出擊開展針對互聯網犯罪專項打擊行動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提出的網絡空間清朗“六個目標”......由此可見,這些年互聯網能夠取得這么快速的發展,法治發揮了重大作用。
但不容忽視,網絡淫穢色情和不良信息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虛假信息及網絡謠言不僅污染網絡環境,而且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非法網絡公關問題不僅有損行業形象,而且極大地損害了網絡媒體的公信力。一句話,網上法律意識淡薄、威脅網絡安全等問題日益凸顯。
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指出,要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和引領作用,同時還提出發揮保護和促進作用。因此,推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化,做到依法管網、依法辦網和依法上網,就需要法律的引領、規范作用,堅持依法懲治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引導網民尊法守法,發出網絡“好聲音”,做“中國好網民”。
打鐵還要自身硬,主流新聞網站和重點商業網站應當成為傳播網絡正能量的主力軍。各級各類網站要加強自律意識,首先成為普法守法的模范和依法辦網的踐行者,要對新聞編發、跟帖審核、微博信息、手機端等安全策略進行優化,堅決杜絕虛假信息發布,向公眾提供積極向上的正面信息為主。
在推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化中,各級政府必須擔當起重要職責,發揮官方輿論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進一步規范和管理網絡內容,堅決打擊網絡犯罪,加強網站自律和網民自律,進而用法治思維推動網絡健康發展。此外,網絡說到底是一個交流互動平臺,這個平臺好不好,既有賴于互聯網主管部門的依法監督管理,網絡從業人員的精心建設維護,也有賴于每一位網民的高度自律,并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規范,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虛擬社區的和諧家園。
“法者,天下之準繩也。”只有積極推動網絡社會的法治化建設,讓法治的陽光普照網絡空間,堅持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才能真正凈化網絡環境,維持網絡秩序,把網絡真正打造成為傳遞“唱響好聲音”、“傳遞正能量”的平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