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信辦主任26日在京座談學習宣傳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如何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會上傳達了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求網信系統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對于中國互聯網來說,如何依法治網直接關系到法治中國的成色。原因并不復雜,我國網民目前數量已逾6.3億人,中國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無論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還是建設網絡強國,都必須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三個層面有機聯系,不可或缺。
對于普通網民來說,最基本的責任就是遵法守法,依法上網,不觸碰法律紅線,不突破道德底線;更高層次的要求是,發出中國好聲音,弘揚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互聯網絕非法外之地,一個公民在互聯網上同樣需要時刻懷抱法律觀念。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和表達看法的自由,但是同樣要講秩序,一個人自由不能建立在別人的不自由之上。此外,網民還需要有自律意識、有擔當意識,為公共利益鼓與呼,站在國家立場,熱心與這個時代共舞,以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依法辦網則是依法治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當前依法辦網體現在兩個方面,既要承擔依法治網的責任,又要擔當宣傳依法治國的尖兵。打鐵還需自身硬。各級各類網站應成為普法守法的模范,還要成為依法辦網的踐行者。
管理網絡不是任性的,也不是散亂的,而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明確的制度管理。應看到互聯網立法任重道遠。科學立法不可滯后,盡快制定并出臺國家互聯網立法的專門規劃,搭建互聯網領域的基本法律架構,為依法管網奠定法律基礎,迫在眉睫,有學者建議盡快制定網絡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則,確有必要。
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科技應用的管理,確保互聯網可管可控,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做這項工作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做。習近平總書記曾如是強調。誠然,再難也不可猶疑。唯有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社會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才能使中國互聯網更清朗、更可期,維護網民合法權益、國家利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