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感到特別興奮。舉行這樣的座談會,是我們藝術家期盼已久的事情。聆聽習總書記講話后,我深刻感受到此次座談會的歷史影響和偉大意義,決不亞于72年前毛主席在延安舉行的文藝座談會。習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是新時期中國文藝的發展政策和路徑,是對我們藝術家今后工作的具體部署。尤其是總書記講話中的兩句話,重重地敲打我的心:創作是文藝工作者的中心任務,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沒有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花哨,再熱鬧也是不行的。這兩句話讓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我曾經是近一百段相聲的作者,成功的有一多半。從1976年轉入專業創作開始,是時代巨變給我勇氣;火熱的生活給我營養;人民的期盼與需求給我動力;改革開放的春風把我推到了相聲舞臺的最前沿。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社會多元文化大環境的不斷變化,這些年,總聽到對“文藝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文藝創作的唯一源泉”的這些文藝創作基本原則的鼓噪和譏諷,認為這些已經“陳腐”、“過時”、“不時尚”了。加上對于低俗、庸俗、媚俗的批判也招惹了一部分人的攻訐,一時間,社會上真善美、假惡丑似乎沒有了明確的界限,是非混淆似乎要爭占主流。
10月15日,習總書記一字一句地告訴我們:“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習總書記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尤其是他提出的,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這些話,字字珠璣,醍醐灌頂,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最近,我正在進行個人相聲專場的作品創作,完成“我與時代對話”、“我與作品對話”、“我與今天對話”的任務,讓大家在歡樂中,感受相聲藝術緊跟時代步伐,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為老百姓的生活創造歡笑、播撒歡樂的作用和功能。習總書記的講話真是及時雨,為我的藝術之旅吹響了前進的號角,讓我從新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我會不懈努力,與時代同行,在習總書記講話的鼓舞和引導下,拿出好作品,請人民檢驗?。ń?中國曲協主席、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