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開刀”式的運動
中國日報網10月11日綜合 10月8日,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召開后,不僅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也引起國外和境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國多維新聞網、《華爾街日報》網、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日本《外交學者》網、馬來西亞《中國報》、南洋網、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大公網、《明報》、文匯網等海外媒體紛紛刊文給予關注,這些老外們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怎么看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多維新聞網:“群眾路線”運動讓中共重塑底氣
核心提示:習近平上臺執政,堅定地布置他的群眾路線運動,力圖讓群眾回到政治的主體中。在強力推行一年半后,中共的黨風和官風悄然發生著深刻變化。
可以說,中共依靠歷次群眾運動贏得了政權,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大多數民眾都站在中共一邊。而隨著物質的高速增加,群眾似乎一度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習近平上臺執政,堅定地布置他的群眾路線運動,力圖讓群眾回到政治的主體中,劉云山則被選定為踐行此項運動的操刀人。
在這場運動開始之初,不僅西方媒體抱著懷疑態度,在中國輿論場中,許多人也不看好,如有觀點擔憂其淪為“形式主義”,浮于表面,草草了事。或認為它仍然擺脫不了“運動”屬性,如一陣風吹過,治標難治本。
令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強力推行一年半后,中共的黨風和官風悄然發生著深刻變化。香港和臺灣的商人,對大陸開始變得有些“陌生”,他們曾經習慣了十多年間與官員們觥籌交錯、迎來送往的熟悉節奏忽然間消失了。一位香港商人曾感嘆,以往自己每次赴京,都要張羅大小飯局,所宴賓客也多是“達官貴人”,但是現在,自己“已經根本請不到人了”。
而中國的民眾感受應比商人們更直接,圍繞他們身邊的各類“辦事難”問題得到了明顯的改變。一家西方媒體都認為,“中共的群眾路線與整風運動給群眾省了錢”。中國網民則將其稱為中共歷次“整風運動”中“最見效”的一次。
“自我開刀”式的運動
如何治黨,如何借助群眾的力量實現“革命”的目的被中共譽為賴以生存的法寶,從延安時期開始,就一直是擺在中共領導人面前的“老問題”。十八大過后,上任之初的習近平,懷著“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政治勇氣,開始直面這個老問題,喊出“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之言,展示出要讓中共八千萬黨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決心。劉云山在具體布置此項工作時也在告誡官員們“對人民群眾要有敬畏之心”,“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鏡子”,他甚至還聲稱,中共要有“自己拿起手術刀”的自覺。改革是自覺的,割除藩籬和痼疾。
群眾路線所展示的改革挑戰不僅不輕松,更需抱著自我開刀、自我革命的勇氣方能完成。從頗感棘手,到效果顯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群眾路線走向了正常軌道,中共一種新的政治氣象終于初現。
這種政治氣象的改變,在中國官僚內部引起的震動不再是虛無縹緲,越是高層的官員對這場運動的切身感受越直接。與北京高官接觸頗多的商人感嘆,“現在即便請熟知的副部長級以上官員吃飯敘舊也是難上難”。據了解,由于黨內整風與群眾路線相互結合形成的多重氛圍與壓力,現在級別越高的官員,更傾向于在辦公場所會見來訪者,而不會選擇在家中或會所性質的地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