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泰州10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熱映的電影《親愛的》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被拐走以及解救孩子的故事。其中,被拐孩子凄楚的眼神,被拐家庭所承受的辛酸和痛苦,讓每一位觀眾都感同身受。
影片熱映的同時,現實版的“拐賣兒童”卻在江蘇泰州上演。10月3號,7歲女童隨奶奶參加親戚婚禮時被拐賣,10月6號,警方發現被遺棄的女童尸體。事件再次刺痛公眾的神經,引發關注。
昨天上午,涉嫌殺害女孩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被警方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為什么要將女孩殺害?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被抓獲的?昨天,揚州臺記者奔赴泰州采訪案件最新進展。
10月3號,江都女孩王某隨奶奶到泰州市姜堰區華港鎮親戚家參加婚禮,當天下午被一名騎電動車男子帶走后一直失蹤,10月6號,警方在事發的姜堰區華港鎮一處河邊發現女童遺體,證實王某已經遇害。通過監控,警方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并于8號上午將其控制。
警方:你的衣服呢?你喝酒了?喝的什么?
涉嫌殺害女童的犯罪嫌疑人王冶現居住在泰州市海陵區,附近村民說,他之所以潛逃到這里,是因為王冶的爺爺曾經居住在橋頭鎮楊院村。6號早晨,有人看到王冶騎著一輛白色踏板電動車進村,還在親戚家吃了早飯。
潛逃到橋頭鎮后,將電動車丟棄,隨后,他步行離開,躲進了魚塘邊廢棄的小屋。村民們說,那里地方偏僻,很少有人過去,直到兩天后,犯罪嫌疑人在屋內生火冒出的煙霧引起了附近一位村民的注意。
村民:躲在那里,在田里有煙霧,他想死呢,想把自己炸死。
村民們說,被抓時,民警還從他住的小房子里搜出了一些鞭炮,原本他是想用這些鞭炮自殺的。
村民:他已經兩天沒有吃了,自己想死,被人家發現了,有煙,抓走了。
女童被拐后,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無論上網上還是線下,都有許多熱心的人在尋找女童和犯罪嫌疑人。終究,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嫌疑人也在很短時間內就被抓獲。而前方記者從知情人那里了解到,警方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后,提供第一線索是犯罪嫌疑人的父親。
10月6號傍晚,警方在華港鎮港口附近的河邊找到女孩遺體后,在全城發布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王冶的父親認出了照片中的犯罪嫌疑人正是自己的兒子,于是向警方提供了第一線索。
警察:他爸爸是第一舉報人,因為警方發布的東西,說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兒子的摸樣,習慣啊什么的,他最清楚。
此前,網絡上有傳言稱:王冶殺害女孩的動機是為了報復女孩的父親,因為十多年前,王冶曾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被害女童的父親,但遭到拒絕,隨后王冶的女兒精神失常,王冶等到女孩長到八歲后特意來報復。不過,記者經過求證,了解到王冶是泰州市海陵區一名修理工人,父親是某大學教師,跟遇害的小女孩并不認識。王冶三十前離婚后,就一直單身,平時為人非常沉默,不大與人交流。
另外,之前有傳言,說王冶與孩子很熟悉,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是專門來找孩子的。而根據泰州市公安局提供的信息,10月3號當天,56歲的王冶看到女孩與一群孩子在一旁玩耍,是臨時起意冒充女童父母的熟人,趁喜宴混亂騎電動車將女童哄騙帶走的,在實施侵害后棄尸華港鎮一河邊。在抓捕現場,附近村民對犯罪嫌疑人王冶的行為憤怒不已。
村民:抓住了肯定高興,大家都很高興。
村民:損德,你看我們八歲的小孩,怎么能做這種事情!擾亂社會治安,抓到正好。
據警方初步調查,犯罪嫌疑人王冶沒有犯罪記錄,也沒有精神問題,更多是一種臨時起意,他利用未成年人的年少無知和防備性不強的特點,實施哄騙和侵害。目前,泰州警方還在對王冶的犯罪動機和心理做進一步調查。
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防范意識薄弱,兒童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今年7月,山西大同發生猥褻殺害女童案件,8月,廣東中山一個居民小院內,一名1歲男童當場死亡,還有一名6歲男孩和一名10歲女孩被砍傷。多起悲劇引發反思:保障兒童安全,需要家庭教育、社會方面的協同努力。
生命安全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融入各個學科的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安全教育等予以整合,用生命教育來貫穿,別讓教育走在傷害后面。
呵護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任何一方都責無旁貸。學校要有重點地教會孩子安全技能,村居、街鄉鎮、家長都應切實擔當起培養未成年人安全意識的責任,社會則要構建起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的保護網,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犯罪,充分發揮法律威懾作用,形成未成年人人身權利不可侵犯、不敢侵犯的社會氛圍。(記者 丁志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