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9月18日電 “為什么好好地當著院長,又來競聘副校長,你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在你看來,應該是副校長權力大還是院長權力大?”“如果你當副校長,首先要解決武大哪一個突出問題?”16日在武漢大學公開競聘副校長面試會現場,評委們給17位面試者拋出一連串犀利問題。
這是武漢大學首次以同臺競爭,公開答辯方式選聘2名副校長。17位面試者來自全校不同單位,他們中有著名學者、有學院院長、有長期擔任部門主要負責人的管理干部。此前,他們通過自薦、組織推薦和他人推薦等方式報名,并通過了學校的資格審核。
根據競聘規則,每個競聘者面試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競聘者個人演講,時間不超過15分鐘;第二環節是現場答辯,其中第一道題為必答題,其他問題由評委現場提出。
現場答辯環節,評委們的問題不僅犀利,甚至有些“尖銳”。這些問題不僅考驗著場上面試者,也讓場下所有人感到,這是一場“真刀真槍”的選拔和考驗,而不是“走秀”。
“結合大學基本職能,你對發揮武漢大學多學科綜合優勢的看法是什么?”“當前綜合改革的難點和注意點是什么?”“最為制約學科交叉發展的突出問題是什么?”
雖然現場答辯氣氛緊張,面對問題,面試者們也不時有冷靜而精彩的回答,觀眾們頻頻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
面試答辯委員會成員由學校部分院士、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全體校領導、校務委員會代表、校學術委員會代表、教代會代表、校組織部、紀檢監察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兄弟高校負責人和校友代表等21人組成;相關學院(系)、科研單位和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工代表、學生代表、校友代表148人參與現場民主推薦投票。
“能夠代表幾十萬校友回到母校擔任評委,感到很光榮。”校董事會成員、杰出校友毛振華說,“從歷史上來看,武大有敢為人先的基因,曾經引領了中國高校改革先河。這次公開選拔,在國內又是先行,反映出學校辦學理念的變化。”
“在校級領導層面的公開選拔中,真正發揮校董和校友的作用,這在國內是不多見的。讓校友擔任評委,沒有利益牽涉,我們的目的是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幫助母校選出合適的校領導人選。”擔任民主推薦工作的陳作濤說。
面試會后,學校將根據面試答辯委員會推薦意見和民主測評情況,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研究提出考察對象初步建議人選,并召開學校黨委常委會,按照1:2的比例確定擬考察對象,向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組織部報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