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亞運會即將于19日在韓國仁川市拉開大幕。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韓國《亞洲經濟》17日報道,第17屆亞運會即將于19日在韓國仁川市拉開大幕,此次亞運會賽程共16天,將有45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余名運動員參賽,規模達到歷史最大。但韓國民眾對本屆亞運會的熱情卻并不高,門票銷售一蹶不振。
韓國蓋洛普日前面向680名調查者所做民意調查顯示,53%的受訪者稱對仁川亞運會“沒有興趣”,55%的受訪者稱沒有前去觀賽的想法,這與12年前釜山亞運會召開前夕所做調查相比,分別大幅下跌了20%,還有相當一部分受訪者不知道亞運會的開幕時間。
專家分析,此次仁川亞運會是韓國舉辦的第三次亞運會,韓國分別于1986年和2002年舉辦過兩次亞運會,1988年舉辦過奧運會,2002年舉辦過世界杯,2018年冬奧會也將在韓國平昌舉行,國際綜合性體育盛會的頻繁舉行讓韓國民眾產生了“審美疲勞”,沒有對亞運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度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今年4月發生的“世越號”沉船事故給韓國社會造成了重大創傷,至今依然未能完全走出陰影,事故遇難家屬一直大力促進的“世越號”特別法也讓社會氣氛十分沉重,幾乎看不見街頭上關于仁川亞運會的宣傳標語及口號,這也對亞運會在韓國國內的宣傳推廣產生了一定影響,效果自然不如預期。
不僅如此,韓國民眾對國家耗費巨資建造亞運會設施也心存疑慮。僅主體育場就耗費了49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亞運會結束后這些場館設施能否有效合理利用姑且不說,單純在管理和維修上的花費就應該是一筆不小數目。
截止本月14日,仁川亞運會開、閉幕式以及賽事門票銷售率僅為18%,除了韓國優勢項目射擊、擊劍、跆拳道、游泳等以外,其他項目均遭到“冷落”。尤其是田徑和足球比賽的門票成為大冷門,銷售率一直十分低迷,田徑運動員可能要面對在空空如也的賽場上進行比賽的尷尬境地,而除了韓國足球隊的比賽之外,其他足球比賽門票也都無人問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