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8月8日電 據湖北省南水北調管理局消息,8月8日7時59分,湖北提前啟動“引江濟漢”工程,調長江水入漢江后,將使漢江中下游7個市(區)受益,緩解645萬畝農田的抗旱用水,889萬人將飲上長江水。
今年以來,漢江上游來水較歷史平均值減少八成。受此影響,漢江下游潛江、仙桃等地出現嚴重的旱情,沿線多地農作物大面積受災。進入8月,湖北旱情日趨嚴重。漢江水位偏低,東荊河幾近斷流。素以“魚米之鄉”著稱的仙桃、潛江等地發生歷史罕見旱情,全省死水位以下水庫1024座。
湖北省南水北調管理局稱,原定于9月26日通水的“引江濟漢”工程,提前50多天通水,成為湖北應對漢江中下游嚴重旱情的一項重大決策。
根據緊急調水方案,8月8日當天從荊州市李埠鎮龍洲垸開閘放長江水,途經67.23公里,到達潛江高石碑,全程約需要24小時,形成100-150立方米/秒流量。這意味著,8月9日上午,漢江將迎來長江的第一滴甘泉。隨之將綿綿不絕,漢江下游645萬畝耕地將被滋養,889萬人將飲上長江水。
“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補充中線調水后漢江興隆以下生態環境用水及灌溉、供水、航運用水,年平均輸水37億立方米。設計單位、長江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負責人介紹,經過4年多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水下隱蔽工程已完成驗收,單元工程也已經驗收,這是工程實現提前應急通水抗旱的先決條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