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云南魯甸地震重災區龍頭山鎮通往轄區村子的道路破壞嚴重。 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消息,據抗震救災指揮部消息,截至今天19時,地震共造成615人死亡,其中魯甸縣526人、巧家縣76人、昭陽區1人、會澤縣12人;目前仍有114人失蹤,其中魯甸縣109人、巧家縣5人;另有314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8萬戶8.09萬間房屋倒塌。
云南省副省長尹建業6日晚間在昭通市魯甸縣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詳解魯甸6.5級地震導致傷亡人數大的主要客觀原因。極震區烈度大,次生災害嚴重,是遇難人數激增的主因。
尹建業介紹,魯甸6.5級地震震級高、震源淺,波及范圍廣,破壞力大,極震區烈度與四川蘆山地震一樣,是云南省2000年以來最大的地震,震源深度僅12公里。造成地震重災區龍頭山的道路、電力、通訊中斷。從5日開始,通過加大搜救力度,擴大搜救范圍,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實現搜救全覆蓋又發現了新的遇難人員,例如營盤村(營廠坡等社)增加35人、銀屏村(龍邦上、雷家坪子等社)增加43人、龍泉村(左家灣、老屋基、鄭家坪子、甘家寨子等社)增加69人。
其次,震中地質復雜,山高谷深,陡峭險峻,山體破碎,余震不斷,加之雨季降水影響,地震造成嚴重崩塌、滑坡及大量地質災害隱患,甚至在局部還形成了堰塞湖,處置難度大,次生災害十分嚴重,容易造成新的傷亡。
三是災區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加之烏蒙地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抗震抗災能力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