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食品北京7月29日電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用過期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事件,引起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又一輪高度關注,根據《食品安全法》事件涉及的終端餐飲企業將承擔第一責任,這為全國餐飲業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防范再次敲響警鐘。中國烹飪協會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違法行為進行強烈譴責,并要求全國餐飲業積極行動,采取以清理采購環節隱患為重點的有力措施,開展放心采購,確保食品安全。
一、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主動開展自檢自查,對食材購進、庫房儲存、廚房使用等環節逐一清理,在堅持索票索證制度的基礎上,嚴格管理制度規范,把好進貨關。
二、完善供貨商審查制度,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供貨渠道實行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安全標準要高于價格標準、賬期標準、合作伙伴標準。制定企業采購黑名單,對有隱瞞食品安全問題的供貨商停止進貨并及時向食藥監管部門舉報。
三、積極協助食藥監管部門清理餐飲業上游空間,確保原輔料供應渠道安全。建立完善透明的采購和出庫記錄,積極配合食品安全主管單位的檢查和質詢,發現原材料有食品安全隱患的及時征得所在地食藥監管部門的指導和甄別,嚴格控制隱患擴大成事故。
四、各地餐飲行業組織應立即行動,組織當地餐飲企業進行自查,特別是對大型餐飲企業、連鎖企業要逐一動員督促,對于中心廚房、集中加工點和食品加工生產企業應邀請食藥監管部門進場細致檢查,督促落實自檢自查,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建立安全檔案,強化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依法經營的各項義務。
中國烹飪協會將保持與國家食藥監總局等政府主管部門的密切配合,積極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密切關注“福喜”事件的進展情況,進一步督促各地餐飲企業,把確保食品安全的活動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希望相關企業以“福喜”事件為鑒,加強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切實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