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來,西北東部、華北西南部及南方大部出現有效降水,云南、甘肅兩省旱情基本解除,但新疆大部、內蒙古中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等旱區仍無有效降水,部分地區旱情較重。
記者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4日統計,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576萬畝(多年同期平均值1.01億畝),水田缺水面積46萬畝(多年同期平均值505萬畝),有89萬人、15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多年同期平均值675萬人、541萬頭),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湖北等地。
今年以來,新疆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導致河道來水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全區作物受旱面積432萬畝,有15萬人、6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喀什、阿克蘇、克州及北疆的伊犁、塔城等地區。此外,全區有3200多萬畝草場受旱,395萬頭(只)牲畜放牧受到影響。
內蒙古中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旱區旱情持續。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旱情主要在鄂爾多斯、烏蘭察布、阿拉善等地。湖北省襄陽、隨州、孝感、荊門等地庫塘蓄水偏少,783座水庫低于死水位,全省有248萬畝處于返青期的早中稻缺水受旱,39萬人因旱飲水困難。
據了解,6月份以來,旱區各地高峰時投入抗旱人員304萬人,啟動機電井163萬眼、泵站1751處,動用機動抗旱設備22萬臺套,機動運水車9萬輛,已累計完成抗旱澆灌面積930萬畝。通過采取拉水送水、打井取水、應急調水等措施,保障了旱區89萬飲水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記者 于文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