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6月24日電 6月19日至24日,江西省興國縣一小學因井水被雨水污染,爆發細菌性痢疾疫情,該校53名學生(6-12歲)陸續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
井水被雨水污染 爆發細菌性痢疾疫情
江西省教育廳24日消息稱,爆發疫情的學校為該省贛州市興國縣長崗鄉列寧小學。經調查,上述疫情被初步診斷為志賀氏菌痢疾,“為使各地、各學校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現在全省教育系統進行通報”。
江西省教育部門當日向全省各地教育局、大中專院校通報上述疫情?!笆录绊懥藢W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此次事件的發生也暴露出個別地方和學校飲水安全管理和宣傳教育還存在漏洞?!?/p>
6月17日以來,江西各地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雷電、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據該省民政廳最新統計顯示,降雨已致66個縣(區)158.3萬人受災。
江西處于多雨季節 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江西省教育廳通報稱,“現在我省處于多雨季節,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重自然災害的預防工作,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指導思想,經常性地開展自查,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
通報要求,“如學校發現痢疾患者,應配合衛生部門篩查患病學生、老師及食堂工作人員,對于已確診的急性病人應及時治療。對患者的住處和使用的餐具進行消毒處理,避免交叉感染。對暴發疫情中的密切接觸者應進行觀察?!?/p>
江西省教育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解決學生在校飲水問題,要為學生提供開水或符合衛生要求的飲水。”
“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要高度重視學校自備水源和二次供水設施的管理,嚴格建立健全自備水源和二次供水設施的衛生管理制度,定期請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水質檢測,并在其指導下,對自備水源及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消毒和清洗,確保供水符合衛生標準?!?(記者 王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