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試點已滿月,但并未收獲市場對該政策的“點贊”。
一個月以來,冰鮮雞銷量一路減少,“走鬼雞”泛濫,心灰意冷的冰鮮雞檔主或準備加入“走鬼雞”售賣行列,或直接在沒有及時售出的冰鮮雞生產日期上動起手腳來……
對此,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昨日在做客廣東“民聲熱線”時仍表示,希望售賣冰鮮雞的檔口老板能夠堅持下去。
冰鮮雞生意越來越差
日前,省直行風評議團代表和記者一同來到廣州市越秀區多個冰鮮雞試點市場,有雞檔老板抱怨,冰鮮雞銷量一路減少,因為沒有回頭客,“剛開始時,一天可以賣到七八十只;最近不行了,一天只賣十幾只;現在就更不行了,十只都難賣。冰鮮雞不好吃,沒有熟客啊。”
在水蔭直街興旺肉菜市場,路過的熟客稱要去沙河頂市場買活雞,冰鮮雞檔老板娘和他開起了玩笑:“怎么攔都攔不住了,怎么辦好呢?你不去行不行啊?”
從水蔭直街走路十幾分鐘,就到了沙河頂市場,這里還沒被納入冰鮮雞試點范圍,活雞、光雞都可以買到。記者看到,拎著雞籠滿街跑的流動攤販也在搶客。
有檔主竟賣過期冰鮮雞
售賣冰鮮雞的老板只好各出奇招,比如將冰鮮雞和光雞混著賣已是公開的秘密。有檔主大方承認,只有把冰鮮雞從冰箱拿出來,假裝成光雞,或者斬件散賣,才能勉強賣出去。“賣冰鮮雞,要騙下人才行。”一檔主說。
廣州市食安辦曾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屠宰企業將對過期未售的冰鮮雞進行回收和處理。而記者發現,多個市場都在賣過期冰鮮雞。記者看到,在一個檔口,5月30日生產的冰鮮雞,6月5日過期兩天還在銷售。記者走訪10多個檔口,6成以上都還在賣三四天前包裝的冰鮮雞。眼看著就要過期了,個別檔口老板甚至在生產日期上動起手腳,將生產日期1日和2日涂改成4日。記者對這種行為表示驚詫時,該檔主表示:“‘走鬼檔’你們又不管,我也去做走鬼好了,不在市場里做了,‘走鬼檔’的雞好賣嘛!”
廳長:撐下去等市場恢復
對此,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昨日表示,推進“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是為了改善環境衛生,保障市民的健康。推行冰鮮雞政策,不管是對于市民,還是對于生產經營者養雞戶以及檔口的賣雞戶,甚至對于農業部門、工商部門,都是一個挑戰。
“廣州市試點開賣冰鮮雞一個月以來,我個人的看法是,在特大城市開展這種工作方向是對的。”鄭偉儀表示,從成效來看,一是環境衛生明顯改善,二是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了保障,第三是促進了家禽業的轉型升級。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價格比較高,第二是認知程度要進一步提高,第三是誠信體系還未建立。
“我希望冰鮮雞檔口的老板繼續做下去,堅持下去。因為你等到市場恢復了,你賺的錢可能比其他人更多。你現在要重新找新的就業門路,也不是馬上就能找到,而且政府對于冰鮮雞的政策也在不斷研究和調整。”鄭偉儀回應檔主的難題時稱,廣州市食品、工商、農業部門、執法部門都加大了執法力度,冰鮮雞開賣第一個周,就派出幾千人在各個市場勸導違規行為258起,在執法力度上還要加大。
對于過期生鮮雞的回收問題,鄭偉儀表示,接下來會跟供應企業協商,增加政府的補貼,使回收率有保證。在政府補貼方面,目前正在研究,準備在冰鮮雞市場價格高的時候補貼買雞市民,市場價格低的時候拿錢補貼供應商。
三個禽業協會聯合發布聲明稱
廣東若全面推冰鮮雞活禽業將遭致命打擊
據了解,廣東將爭取于10月1日前在全省設區的市全面推行冰鮮雞政策。對此,在廣州開賣冰鮮雞試點一個月之際,廣東省家禽協會、江門市家禽業協會、廣西玉林市水產畜牧業協會聯合發布聲明稱:冰鮮雞和活雞雖都是“雞”,但兩者存在著巨大的分水嶺。兩者的消費結構、消費者購買力、市場規模差異很大。兩廣人熱衷購買和消費活雞的習慣,培育出了兩廣地區年消費16億羽活雞的市場規模。而冰鮮雞目前還處于初期萌芽階段:2013年,冰鮮雞在中國肉雞消費中所占比重還很低,大概只占黃羽肉雞消費總量的4%-5%,占肉雞消費總量的2%-2.5%。當前,“冰鮮雞”的購買習慣、消費者群體尚未成氣候。
聲明稱,廣東是兩廣優質黃羽活雞的核心消費區,若廣東全省設區的市全部關閉活禽市場賣冰鮮雞,會造成數百萬羽活雞銷售渠道受阻問題。一旦產銷失調,兩廣地區雞價暴跌的一幕將再度重現,該行業將遭受致命一擊(記者 劉勇 實習生 楊小金 通訊員 陳燕舒)
冰鮮雞開賣滿月生意仍冷清
簽約的冰鮮雞檔口生意難做;鄰近的“走鬼活雞”檔忙不過來
“冰鮮雞”在廣州試點推廣已滿月,市民并不太買賬。與此同時,新興的生鮮電商搶占冰鮮雞的生意,推出“全程冷鏈”的送貨上門服務,并發起“1元秒殺”的活動。
不過,與熱火朝天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冰鮮雞及冰凍雞網購相比,廣州冰鮮雞的網上銷量并沒有暴漲,不少市民對“網上購雞”還不習慣。有“冰鮮雞”實體店店主表示,只有盡快推廣全市統一“冰鮮”,杜絕“走鬼雞”,正規的線上和線下冰鮮雞生意才能有突破。
線上
廣告很熱鬧 街坊欠熱情
記者在被稱為首個推出廣州“冰鮮雞”的某電商網站看到,搜索欄里“冰鮮雞”成為自動輸入的“關鍵詞”,相關搜索下的條目有13種,都是整只出售,并標明是“預售”——也就是“當日15點前下單,晚上屠宰加工包裝,第二日配送到家”,該網站承諾:“全程冷鏈配送,一次冰鮮,不出現循環冰鮮。”
這13種冰鮮雞中有兩種“缺貨”,一種是59元一只的“鳳中皇飛來峽土雞”,還有一種是標明“1元秒殺”的杏源山荔妃雞。其余11種雞最便宜的是1公斤一只的江豐竹絲雞,售價49元,最貴的“太行山蘆花雞”賣258元一只。不過,該網站沒有顯示當日購買的具體數量,而與網站中“北極貝”、“奇異果”等熱門搜索產品平均600條左右的評論相比,十余款冰鮮雞的總評論數還不到十條。同時,在網站也找不到關于“一元秒殺冰鮮雞”的具體廣告指示。
據網站相關負責人此前向媒體表示,該網站的北京、上海分站均早已開賣冰鮮雞,都是采用預售模式,廣州也不例外。北京分站單月可賣出近3000只,上海也有近600只。在廣州,冰凍雞的銷量一直在150只左右,近期略有攀升。
在另一家由著名快遞公司開發的電商網站上,“原價168元”的800克鳳中皇清遠雞被打上“直降”的標簽,售價105元,在該網站面向廣州的三款冰鮮雞中,評論數最高的是900克75元“清遠皇后雞”有29條,內容多為“不錯”,“還可以,但做白切雞還是差點意思”等。記者還注意到,售價在20-40元左右一只的冰凍雞“沙漠土雞”在該網站受到熱捧,目前僅評價數已經達到近350條。
線下
冰鮮雞冷清 走鬼雞熱賣
記者走訪發現,本地街坊對“網上購雞”多持觀望態度。記者在越秀區某肉菜市場隨機采訪了十位居民,僅有一人表示“準備購買”,多數人都表示“除非有特價才會看一看”,有兩人甚至表示“不會考慮”。
市民林先生告訴記者,冰鮮雞的新鮮程度難以判斷是他不愿購買的主要原因,而“網上買雞”并不能打消這一顧慮,甚至還讓他擔心倉儲中會出現保鮮不佳的情況。也有市民表示,最近“少吃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冰鮮雞價格較高,網站售賣的冰鮮雞價格也沒有優勢。“我最近一般都在超市買雞,促銷的情況下會有價格優惠,而且也可以選零散部分購買。”
唯一一個“準備購買”的“網購達人”許小姐表示,之前就在這家生鮮電商購買產品,覺得“品質還不錯”,收到其網站“1元冰鮮雞”的推廣郵件后,打算“搶搶看”。
“本來就是因為口感和價格的問題而不喜歡買冰鮮雞,就算網購,口感也還是沒有改變,生意還是一樣。”記者走訪了幾個試點區域,不少冰鮮雞檔主都認為,“網上購雞”對他們“已經大幅縮水”生意的影響十分有限。
在珠江新城獵德肉菜市場,記者看到3家冰鮮雞簽約檔口開檔,與此前的活雞檔口數量持平,檔口內原來供活禽銷售的“兩室一廳”隔間墻壁被打掉,檔內被重新粉刷,設置了水電、照明器具,較以前更加敞亮。不過,有檔主抱怨“生意不好做”。檔主梁阿姨向記者出示了近期的“拿貨單”,除了在5月30日那天能夠達到34只外,其余日子平均只有25只左右,近幾日更是跌到20只左右,而且這還是三家檔口聯合一起的進貨量。“每天只能賣三四只雞。”梁阿姨說,廣州試點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運輸、生鮮上市”已經滿月,但銷量卻不見增加。“最開始的幾天,還有市民來嘗鮮,現在沒有回頭客,生意自然難做。”
此外,由于試點區域范圍有限,還有不少“走鬼活雞”來搶生意,客源自然損失嚴重。梁阿姨說,端午節放假前的5月30日,生意也不好做,而隔壁金穗路一個臨時市場的活雞檔則忙不過來,朋友讓她去幫忙,一斤14元上下的麻雞和近20元一斤的胡須雞生意都很好,一天賣出過百只雞,不到下午4時半就“沒貨了”。
有檔主表示,“冰鮮雞”要全面推廣,關鍵是盡快在全市統一行動,并杜絕“走鬼活雞”。(記者 褚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