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17:52 來源:參考消息網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0月2日報道稱,中國很可能是美國在今后50年里唯一勢均力敵的對手。雖然不太可能爆發沖突但美國必須作最壞的打算。
在所有現代常規戰爭中,空中力量和空中優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對美國來說,在被美國空軍F-X計劃的產物最終取代之前,洛克希德-馬丁的F-22“猛禽”隱形戰斗機,將一直是確保空中優勢的最佳武器。
報道稱,中國最接近“猛禽”的戰機是殲-20戰斗機。這樣一款飛機將如何與美國最好的機型對抗呢?
目前對中國這款飛機的了解還不多。從傳統意義上講,它甚至都不屬于戰斗機的范疇。它可能是專門為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力量投送能力而設計的飛機,這是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一部分。這款飛機的性能可能被優化,用于打擊美軍加油機、空中預警機、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STARS)飛機等支援力量,甚至攜帶遠程巡航導彈,攻擊美國在該地區分散的基地和航母。
報道稱,一些跡象顯示,殲-20首先是一款攻擊型戰機,但它也擁有強大的空對空能力。與美國的F-35戰斗機一樣,最新的殲-20原型機機頭下似乎擁有光電瞄準系統。該系統可能是EOTS-89光電瞄準系統??諆瀾鸲窓C是不需這種傳感器的。
報道猜測,還有跡象表明,中國的這款飛機攜帶了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據稱,殲-20可能裝備1475型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可能正在由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進行測試。然而,這些消息目前無法得到證實。
能證明殲-20戰機正在被優化,使其具備攻擊能力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或許是,它的機身巨大,但機翼相對較小。它還可能擁有大型武器艙。這樣的配置可以在超音速攻擊機上良好地運行,但對于必須維持高轉速的空優戰斗機來說,卻并不理想。
報道稱,此外,中國尚未擁有為體積如此之大的空優戰斗機提供動力的發動機技術。事實上,中國還無法證明自己有能力生產任何可適用于殲-20戰機的飛機發動機。但攻擊機并不需要出色的推力重量比,因此,這款飛機目前使用的2臺俄制AL-31F發動機,對于中國的用途來說,可能已經足夠了。
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像F-22和F-35這樣的短程戰術戰斗機,并不適合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因為這里幅員遼闊,基地分散。中國也受到同樣的地理限制。這意味著像F-22和F-35這樣的飛機,在遠距離執行任務時需要加油機的協助。中國壓制美國及其盟友的空中力量的最合理的方式,不是硬碰硬地對抗,而是打擊它們的飛行能力。這包括瞄準美國的基地、加油機和通信節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殲-20可能成為中國建立空中優勢的手段。在這個意義上,殲-20優于F-22。
報道稱,當然,這一切都是猜測。只有解放軍空軍知道殲-20適用于哪些作戰命令,“但它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敵人”。(編譯/王棟棟)
當地時間10月10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當天俄軍一架蘇-24戰機在敘利亞發生事故,飛行員遇難。消息稱,該架戰機原計劃從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起飛執行戰斗任務,但在起飛時卻沖出了跑道。
從去年12月開始,以色列已經獲得了5架F-35I戰斗機。該戰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是以軍裝備過的最昂貴戰斗機。
據了解,印度在2004年和2010年花22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這些戰機時,并未簽下維修合約,但如今印度需要完全仰賴俄羅斯進行后續保養服務。退休印度海軍上將Arun Prakash說, 米格29K戰機事實上是印度海軍出資發展的,俄羅斯應該確保其所有的缺陷都可以免費修復。
21日,北約一架F-16戰機試圖接近位于波羅的海上空飛行的俄國防部部長紹伊古專機。據悉,紹伊古當時正乘專機前往俄加里寧格勒參加國防部西部安全問題會議,事發地區為波羅的海中立水域上空,目前紹伊古已經抵達加里寧格勒。
美國匿名官員表示,初步報告顯示,美國P-3“獵戶座”偵察機在香港東南方240公里的空域飛行時遭到兩架中國戰機“危險攔截”。
境外媒體稱,俄羅斯日前交付中國大陸4架蘇-35戰斗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4日報道,大陸媒體稱,首批一共4架俄羅斯蘇-35戰機,12月25日已抵達河北滄州飛行訓練中心,正式交付中國大陸,將進行蘇-35飛行員培訓。
境外媒體稱,俄羅斯日前交付中國大陸4架蘇-35戰斗機。
瑞士軍方發言人達尼埃爾·瑞斯特19日就瑞士軍機接近一架飛越瑞士領空的俄羅斯專機事件向媒體作解釋時說,此舉只是例行做法。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9日說,俄方在等待瑞士就其戰斗機以過近距離靠近俄專機事件作出解釋,并將以相應的方式作出回應。
原標題:瑞士一架F18戰機失蹤恐已墜毀 搜救仍在持續 據法國《費加羅報》8月30日援引法新社報道,瑞士國防部宣布,該國軍方一架戰機8月29日下午在飛越中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時失蹤。
最早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前中將織田邦男撰文稱,中國軍機當天在東海上空對日本自衛隊戰機“做出類似攻擊的動作”,于是日本戰機啟動“自我防御裝置”,發射干擾的熱焰彈。對于日方的指責,俄羅斯國防部多次表示,俄軍方所有飛機的飛行都是在國際水域上空,并沒有侵犯日本領空。
最早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前中將織田邦男撰文稱,中國軍機當天在東海上空對日本自衛隊戰機“做出類似攻擊的動作”,于是日本戰機啟動“自我防御裝置”,發射干擾的熱焰彈。他們采用了更“聰明”的報道方式,轉移話題渲染“中國威脅”,為日本戰機的雷達照射鎖定等動作尋找借口。
報道說,攔截事件發生在港口城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附近,美軍偵察機可能試圖偵察俄羅斯的最新型戰略核潛艇。俄方4月17日反駁說,美軍偵察機逼近俄邊境,俄方因而出動戰機并且沒有危及對方飛行安全,看到蘇-27戰機后,美軍偵察機掉頭返航。
據美國媒體4月17號報道,美軍歐洲指揮部16日表示,美國空軍的一架偵察機在飛越波羅的海的過程中,遭到俄羅斯一架蘇-27戰機的攔截,美軍隨后指責俄羅斯戰機的行為“不安全,也不專業”。
英國路透社4月18日報道稱,美國歐洲司令部17日稱,一架俄羅斯戰機在一架于波羅的海上空飛行的美國偵察機附近做出挑釁性動作。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Igor Konashenkov在聲明中稱,美國偵察機與俄羅斯蘇-27“對視”后,調整航向飛離俄羅斯邊境。
“俄羅斯戰機危險接近美國偵察機,最近處只有15米”,美軍歐洲指揮部16日嚴厲批評俄戰機14日對美國戰機進行“桶滾”飛行,這一行為“不安全,也不專業”。美聯社引述美軍發言人的話稱,11日,美國空軍一架情報戰機在飛越波羅的海國際空域的過程中,遭到俄羅斯一架蘇-27戰機攔截,俄機擺出“咄咄逼人”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