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再找擴軍借口:中俄軍機行動使日本空防壓力陡增)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據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9月11日報道,中俄兩國空軍繞日本飛行之舉,似乎為日本在增加軍事開支增加了壓力。
俄羅斯和中國軍機當前試探日本空防狀況的頻率,是過去十多年來前所未見的。這導致日本航空自衛隊頻頻緊急起飛戰機加以應對。
舉例說,今年8月份的最后一周,6架中國轟6轟炸機沿日本領空邊界飛行。上述中國軍機首次從東海飛越位于沖繩和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而后從南向東繞日本飛行。
中國國防部稱,上述轟炸機隨后又沿相同航線返航,今后還會沿這一航線飛行。時任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8月25日召開的一次記者會上說,雖然中國轟炸機并未侵犯日本領空,但日本航空自衛隊還是緊急派戰機跟蹤中國轟炸機,后來還向中方軍機問詢飛行目的。
幾乎與此同時,俄羅斯派遣可攜帶核彈的圖-95MS“熊”式戰略轟炸機執行飛行任務,并派蘇-35S戰機和A-50預警機護航。
上述戰機從太平洋飛至日本海上空,后又飛越黃海和東中國海。日本和韓國均派遣戰機監控上述俄羅斯軍機。
中俄兩國派轟炸機執行任務的行動,看上去沒有什么聯系。但當時正值美韓舉行聯合軍演,中俄此舉是兩國在該地區加大力度展示空中力量的一個代表性行動。
據日方記錄,在截至2017年3月的一年時間里,日本需緊急起飛F-15J戰機加以應對的此類事件共有850余起。
另一個發展趨勢是,2016年日本緊急起飛戰機主要是為了應對中國飛機,而在2017年變成了主要應對俄羅斯飛機。
報道稱,2016年4月至10月,日本航空自衛隊派遣戰機594架次,相比2015年的343架次增加了73%,其中大部分緊急起飛的飛機(407架次)是為了應對中國軍機。
自今年4月至6月,據日本防衛省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對中國飛機的攔截次數降至101次。而2016年同期攔截次數為199次。
與此同時,雖然日本航空自衛隊攔截中國飛機的次數下降了,但日方今年緊急起飛飛機應對俄羅斯飛機的次數升至125次,增幅超過1/3。
雖然目前看來確實在形成上述發展趨勢,但一些軍事分析人士認為,沒有證據表明俄中兩國空軍在東北亞地區有意協調行動。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俄羅斯軍事戰略和行動的專家保羅·施瓦茨稱:“俄羅斯和中國不太可能達成一項防空協議。俄中兩國也并非正式盟友。”
但施瓦茨也說,俄羅斯和中國確實在2016年舉行了聯合導彈防御演習,舉行演習的原因是有關方面宣布美國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但兩國今年尚未舉行聯合導彈防御演習。
施瓦茨說:“比如說,一旦中美兩國發生沖突,俄羅斯可能愿意向中國補充供應此前轉讓過的軍事裝備,包括飛機的零部件。但俄羅斯會視情況而定。”
哈得孫研究所政治及軍事問題分析部主任理查德·韋茨說:“中俄兩國軍隊進行的聯合軍演與美軍和北約盟友、韓國、日本舉行的軍演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3月發布了一份題為《中俄兩軍關系:朝著更高級合作邁進》的報告。報告最后說:“目前看來,鑒于中國和俄羅斯的共同利益不斷增多,且都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發揮領導作用,中俄兩國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深化防務關系。特別要指出的是,俄羅斯的對華軍售和兩國軍事科技合作可能給美國造成嚴重后果,那將對美國的制空權構成挑戰,還會對美國及其盟國和伙伴國在該地區的存在造成諸多難題。
報道稱,該地區上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和緊張,只是人們基本上看不到罷了。
俄羅斯軍機加大繞日本飛行頻度證明,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可能在以此表明,莫斯科不會忽視其在遠東地區的長期利益。
而隨著中俄兩國繼續在日本上空展示軍力,那可能只會促使日本走進一步軍事化的道路。(編譯/王超)
資料圖片:日本空自F-15J升空警戒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俄"海上聯合-2017"第二階段
當地時間7月27日下午,波羅的海某海域,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7”軍事演習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完成所有演習課目后,與俄方艦艇編隊相向而行,舉行簡短的分航儀式,雙方官兵揮手作別。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1月28日消息,俄羅斯《生意人報-權力》雜志援引一名俄火箭制造企業高管人員的話稱,中俄兩國應為航天領域的長期合作奠定基礎。目前中俄航天領域合作基于兩份文件,即1992年12月18日簽署的政府間協議和1994年3月25日簽署的部門間協議。
12日上午7時許,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俄羅斯海軍“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號驅逐艦緩緩駛入湛江某軍港碼頭,隨后,其他4艘參演軍艦也陸續抵達。
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27日在莫斯科會見了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常萬全說,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繼續保持蓬勃發展勢頭,兩國高層往來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加深。
據俄羅斯衛星網葉卡捷琳堡11月25日電 俄羅斯總統軍事技術合作問題助理弗拉基米爾·科任表示,俄羅斯在與中國就供應S-400防空導彈系統進行談判。
外媒稱,俄戰略分析和技術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向“衛星”新聞通訊社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可協力在航天領域趕超美國。
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總裁斯柳薩里16日在北京說,俄方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同中國簽署關于雙方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的政府間協議。
外媒稱,中俄提出反對意見之際,歐洲正在竭力證明它可以控制數十萬難民為逃離伊拉克、敘利亞、厄立特里亞和索馬里等地暴力和迫害而擁入歐洲的局面。
文章稱,1971年尼克松和基辛格利用中國對蘇聯的恐懼,歷史性地讓美國對中國開放,這在當時曾是漂亮的一擊。這步棋創造了一個美國在其中居主導地位的戰略三角。
17日上午,中國海軍艦隊在通過對馬海峽北上途中,發覺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及“天草”號多用途支援艦全程跟蹤拍攝。
17日上午,中國海軍艦隊在通過對馬海峽北上途中,發覺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及“天草”號多用途支援艦全程跟蹤拍攝。
中國海軍艦隊遭到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支援艦全程跟拍。
此次軍演將在在彼得大帝灣海域、克列爾卡角沿岸地區和日本海海空域舉行,將是中國海軍第一次在日本海海空域展開軍事活動。
此次軍演將在在彼得大帝灣海域、克列爾卡角沿岸地區和日本海海空域舉行,將是中國海軍第一次在日本海海空域展開軍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