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軍隱身轟炸機將配防區外巡航導彈 號稱可讓對手驚慌害怕)
資料圖片:美軍B-21隱身轟炸機想象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28日發表防務版編輯戴夫·馬宗達的題為《B-52、B-2和B-21轟炸機將配備核彈頭巡航導彈》的報道。
美國空軍已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分別授予一份價值9億美元的合同,用于研發攜帶核彈頭的隱形“遠程防區外”(LRSO)巡航導彈。
兩份合同的履約期均為54個月。在此期間,兩家公司將就各自的設計方案展開“技術成熟與風險降低”(TMRR)階段的工作。在54個月的TMRR階段末期,美國空軍核武器中心將從二者中選出一家公司,在2022年授予該項目的“工程與制造開發”(EMD)階段和“生產與部署”(P&D)階段的合同。
美國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說:“這款武器將實現‘核三角’中的空基‘側邊’的現代化。”
他說:“如果我們的對手知道我們能夠危及他們的高價值目標,那么威懾就會奏效。這款武器將強化我們的這種能力,而我們必須以經濟劃算的方式實現這種能力的現代化。”
LRSO將在21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投入使用。它將能夠配備在美國空軍所有可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上,包括波音公司的B-52轟炸機、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B-2隱身轟炸機以及新型B-21“突襲者”隱身轟炸機,以取代老舊的AGM-86B空射巡航導彈。
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上將說:“空軍部長威爾遜和我負責組織、訓練、裝備并向戰略司令部司令交付準備就緒的核力量。”
他說:“LRSO是支持(戰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滕上將作戰計劃所需的一項重要能力。”
雷神公司說它對于政府的聲明沒有可補充的內容,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對于自己被選中參與LRSO項目感到滿意。
洛克希德-馬丁導彈與火控系統公司的LRSO項目主管戴維·赫爾塞爾說:“LRSO將為‘核三角’的空射部分提供下一代戰略威懾導彈。”
他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巡航導彈和戰略武器系統技術方面已經得到證實的經驗,將為保護我們的國家和盟國提供最可靠、能力最強、最可持續和負擔得起的方案。”
軍備控制專家一直質疑美國空軍為什么要在B-21“突襲者”轟炸機上裝備LRSO。但答案很簡單:從長遠來看,美國空軍不能確定它的飛機——即便是隱身能力最強的飛機——能夠穿透戒備森嚴的敵方空域,因為俄羅斯和中國的防空系統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目前在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擔任分析員的前B-52轟炸機飛行員馬克·岡津格說:“國防部不能再認為,它的攻擊機總是能夠使用近程直接攻擊‘自由落體式’炸彈來對付由敵方‘先進點防御系統’所保護的目標。”
他說:“這一點適用于各種沖突,而不只是常規戰爭。”
岡津格指出,即便是對隱身轟炸機來說,‘防區外’武器很可能也是必要的。
岡津格說:“打擊這類受到保護的目標將需要‘中程防區外’攻擊武器。”
他說:“我們認為‘中程防區外’可能意味著100海里或者更遠。當然,非穿透型飛機可能需要使用更遠程的‘防區外’武器。”
事實上,五角大樓似乎贊同這一觀點。高級防務官員說,他們不一定能夠指望B-21轟炸機能夠有效對抗未來最強的防空系統。美國國防部負責戰略、規劃和能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羅伯特·謝爾去年在美國國會說:“我們不能認為我們總是能夠避開任何對手的任何先進防空系統。”
他說:“因此,擁有從防區外發射武器的能力將是十分重要的。”
曾當過F-15戰斗機飛行員和空軍情報主管的退役空軍中將戴維·德普圖拉目前擔任美國切爾空軍研究所所長。他強調,B-21轟炸機和LRSO是互補的兩種武器,特別是隨著敵方防空系統的能力不斷提升,B-21和LRSO的組合將有助于令敵人感到慌亂。
德普圖拉對本刊記者說:“B-21再加上LRSO不是多余——它們能夠產生增效作用。”
他說:“B-21攜帶的LRSO使得一架轟炸機能夠用多枚巡航導彈對多個目標同時發起攻擊,令防御這一組合的系統很難應付。通過向敵人展示一個難以應付的挑戰,這種組合能夠加強威懾力。”
事實上,核威懾的目標就是向敵人展示一個令它感到害怕而不想挑戰的對手。這正是美國空軍希望通過B-21和LRSO的組合達到的目標——向敵人展示一個難以應付的挑戰。(編譯/王雷)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11日晚轉發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推特,稱部署在關島的美國空軍B-1B轟炸機已隨時做好“今晚就戰斗”的準備。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7月13日報道,俄羅斯正在研制高超音速轟炸機,該轟炸機能夠從近地太空發動核打擊,在一到兩個小時內能達到地球任何一個地方。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特卡島,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草。山腳下,一架B-24D轟炸機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這里,任憑風雨洗禮。
美國空軍26日公布了新一代隱身轟炸機的首張圖像。傅前哨表示,如果美國未來把B-21派到中國周邊,對付它的方法很簡單。另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B-21的威脅程度還要看它的隱身性能到底有多強。
《解放軍報》18日關于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在訓練中連續跨越4個戰區、奔襲近萬公里的報道引發頗多關注。
媒體報道,美軍一架B-52轟炸機上周飛近南沙群島華陽礁上空2海里范圍內,美國國防部聲稱,軍機是錯誤飛進相關空域,正在調查事件。
官兵們迎難而上,戰機編隊馳騁至預定空域后,采取超低空飛行,依托地形規避“敵”雷達搜索。
即將于9月3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式上,國產某新型轟炸機將以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亮相。
近期,中國遠程戰略轟炸機出第一島鏈訓練、解放軍再次試射東風-41新型洲際導彈以及戰略核潛艇將實現帶彈巡航的消息刺激到美國防務領域的敏感神經。
國外一直密切跟蹤中國空軍發展遠程打擊能力的進展。中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發展具有一定隱形性能及優秀突防能力的遠程戰略轟戰機,是中國空軍獲取攻防兼備能力的必需之舉。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9日報道,上周五,美國軍方對外宣稱,兩架F-22戰斗機攔截了6架靠近阿拉斯加西海岸的俄羅斯軍機。從這個角度看,讓美國人閉嘴的最好辦法是不斷攔截,讓美國適應新的規則。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5日說,俄羅斯空軍的6架“圖-95”型轟炸機當天沿著日本列島周邊飛行。共同社援引防衛省發布的消息稱,6架俄羅斯轟炸機當天沿著三條線路繞日本列島周邊飛行,每條線路上分別有2架轟炸機。
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9日發布消息稱,當天上午發現中國空軍兩架H-6轟炸機和一架Y-8預警機飛越沖繩主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從東海飛向太平洋后返航。(原標題:日方稱中國軍機從沖繩附近公海飛太平洋)
2014年2月18日,美國空軍壽命周期管理中心(AFLCMC)戰斗機/轟炸機理事會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聯合在美國“聯邦商業機會”網站上發布通告,請求工業界為升級美國空軍轟炸機機隊現有的雷達系統提供技術方案信息和建議,以提高B-1和B-52轟炸機進行廣域海上監視和瞄準敵方水面艦艇的能力。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近日,美國空軍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耗時四年,將遭遇火災損傷的B-2隱身轟炸機修復,并投入服役。這架B-2轟炸機是在2010年2月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地面啟動時發生“輕微”的發動機起火,僅過了一年,說辭就由“輕微”變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