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就是這場斗爭的重要方面。”這個論斷,是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定位。新形勢下,深切領悟習主席的這個重要論斷,對于我們進一步提振與新的偉大斗爭相適應的精神狀態,奮勇打贏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硬仗,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勢所必然的科學定位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其實質,就是要以敢于斗爭的革命膽略和善于斗爭的科學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排除障礙和干擾,化解危機和風險,增強動力和活力。這場斗爭反映在軍事領域,最為根本和關鍵的,就是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習主席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定位為新的偉大斗爭重要方面,不僅是因為它所要成就的強軍事業,是新的偉大斗爭所要成就的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因為它作為軍事領域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本身就充滿著新的偉大斗爭所彰顯的披荊斬棘、克敵制勝那種斗爭精神。
其一,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同破除思想觀念束縛緊密聯系在一起。長期以來,由于復雜的主客觀原因,那種把我軍歷史傳統神圣化、把我軍特有優勢凝固化、把我軍成功經驗教條化的陳舊觀念,那種與機械化戰爭條件相聯系的陳舊觀念,以及其他種種守常、守成、守舊觀念,在我們頭腦中頗有市場,成為隔膜軍事變革的思想“圍墻”。特別是那種遺傳了幾千年的“官本位”理念,像魔咒一樣纏攪我們的生活,成為阻礙軍事變革的頭號思想頑敵。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思想解放的深度決定軍事變革的力度。我們只有掀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頭腦風暴,才能徹底打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思想閘門,從而加快改革的步伐。
其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同斬除利益固化藩籬緊密聯系在一起。仼何一種既有體制都會形成固有的利益格局,并且都與它所伴生的固有利益格局相互依存。而改革恰恰是要打破舊的利益格局。觸及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阻滯改革的借口,其背后都掩藏著維護既得利益的動機,都折射著在利益上不肯輕易讓步的固守心理。因此,我們不拿出“殺開一條血路”的斗爭鋒芒,就不可能斬除利益固化藩籬,國防和軍隊改革也就無法向縱深推進。
其三,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同鏟除陳規陋習羈絆緊密聯系在一起。陳規陋習在本質上是舊有體制的派生物,它天然具有喜舊厭新的歷史惰性。多年來,諸如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玩空頭政治等陳規陋習愈積愈深、愈演愈烈,嚴重背離戰斗力標準。經驗教訓表明,陳規陋習若不徹底戒除,不僅難以實現新舊體制轉換,而且即使將新體制構建起來,也無法確保其健康運行,甚至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危險。所以,我們只有以斗爭精神徹底根除陳規陋習頑瘴,才能加快改革進程,擴展改革成效。
其四,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同排除邪音雜音干擾緊密聯系在一起。要看到,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展開的,各種異己勢力出于他們的政治目的,必然要想方設法影響干擾改革的方向和進程,包括推銷各種似是而非的軍事改革觀,詆毀或歪曲我們改革的方針原則和思路舉措,等等。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改革中遇到的“陣痛”以及少數官兵因利益得失而產生的負面反應,極有可能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蓄意放大、惡意利用。因此,我們只有運用馬克思主義武器同各種邪音雜音進行不疲倦的斗爭,堅決抵制其滲透影響,才能確保國防和軍隊改革沿著正確軌道大步穩步向前推進。
其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同肅除消極腐敗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近年來軍隊反腐已取得明顯成效,但腐敗因素并未絕跡,其對改革的威脅仍不可低估。我們只有拿出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持續加大反腐力度,才能營造出有利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良好政治生態,匯聚起助推改革的強大正能量。
前所未有的時代大考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新的偉大斗爭重要方面,是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的一次浴火重生,是中國乃至世界軍事發展史上空前艱巨的系統再造工程,它具有一系列讓人倍感沉甸、倍感壓力、倍感嚴峻的鮮明特點,給我軍將士特別是各級領導層帶來全方位的時代大考。
極具革命性。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反映在改革主體的直接實踐上,其實就是一個自我革命問題。深化改革中,無論是沖破思想觀念束縛,還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無論是清除體制性障礙,還是破解政策性難題;無論是壓縮數量規模,還是優化結構功能;無論是編織約束各種權力的制度籠子,還是營造全面依法治軍的法治環境,等等,這一切都牽涉到全軍上下的具體部門、具體單位、具體人頭和具體得失,本質上都是一場刀鋒向己的自我革命,都需要有自我解剖、自我檢視、自我犧牲、自我節制的精神境界。隨著改革的全面展開,利益調整越是深入具體,各級自我革命面臨的考驗就越嚴峻。
極具復雜性。從改革觸及的矛盾問題來看,呈現為盤根錯節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抱團、互為因果,甚至是矛盾之中還有矛盾,問題背后還有問題。從改革涉及的內容范圍來看,呈現為多頭緒多向度,既有涉及高層機關的,也有涉及基層部隊的;既有涉及軍事工作的,也有涉及其他工作的;既有涉及體制機制的,也有涉及政策制度的;既有涉及軍隊發展全局的,也有涉及軍民融合發展的。從改革的方略路徑來看,呈現為多管齊下、相互交織——排除教條化傾向干擾與抵制自由化傾向干擾相互交織;健全領導管理體制與完善作戰指揮體系相互交織;擴充新銳作戰力量與縮減非戰斗機構人員相互交織;實施撤降并轉與跟進做好善后工作相互交織,等等。面對復雜的改革棋局,如何做到既防止顧此失彼,又分清輕重緩急,準確把握時度效,能動駕馭主動權,將始終是需要費盡心血的重大難題。
極具根本性。這次改革以強軍目標為根本取向,以戰斗力標準為取舍尺度,圍繞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把抓根治本歷史性地突出出來,不搞修修補補、枝枝葉葉,不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瞄著實質性的要害和癥結,運用系統思維和法治方式,從源頭上動刀割除,從根子上對癥下藥,從全局上尋求長效。拿改革領導指揮體制來說,將原來的總部領導機關調整為軍委的參謀機關、執行機關、服務機關,這是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治本之舉;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這是完善聯合作戰指揮功能的治本之略;按照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原則區分和配置權力,這是推進反腐敗斗爭的治本之策;按照精簡高效原則對各級機關實施革命性重組,這是改進機關工作作風的治本之方。
極具挑戰性。由于這次改革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觸及的問題極其紛繁,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很多,難以預測和控制的因素也很多,其風險挑戰必然是空前的。特別是,作為進入深水區的改革,它不是在做淺表的皮肉手術,而是要深入“腦袋”“心臟”“中樞”等要害和敏感部位動刀子,其風險程度之高不言而喻。任何一項改革舉措出現失誤或失當,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式風險效應。比方說,如果我們在改革的方向上出現偏差,就可能犯下顛覆性錯誤,招致無可挽回的嚴重后果;如果我們在改革的分寸上出現失策,就可能加劇某種“陣痛”,給黨和軍隊事業造成傷害;如果我們在改革的協調性上出現疏漏,就可能導致改革鏈條的斷裂,使整個改革系統陷入阻滯甚至癱瘓狀態。可以想見,這次改革的風險不亞于在“地雷陣”中探路前行,事事處處都不可掉以輕心。
極具韌耐性。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的“韌性的戰斗”。一方面,實現這次改革的宏偉目標,即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逐步展開和持續推進的歷史過程,不可指望“畢其功于一役”,而要靠恒心和耐力打持久戰。另一方面,這次改革所要掃蕩的思想障礙、體制弊端以及形形色色的陳規陋習,往往根基很深、能量很大,并且相當頑固,要徹底清除它們絕非易事,必須以非凡的韌勁與之斗爭,不斷積小勝為大勝,積小功為大功。至于在實現新舊體制轉換的基礎上,努力形成有利于新體制健康運行的政治生態、法治環境和文化氛圍,就更需要持之以恒下細功、用長功。所以,在改革征途上,必須丟掉一蹴而就的幻想,始終以“正在進行時”的韌性跋涉前行。
卓絕非凡的使命擔當
在實現強軍夢的歷史進程中,每一代中國革命軍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擔當。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新的偉大斗爭重要方面,是實現強軍夢的必由之路,它賦予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卓絕非凡的使命擔當。新形勢下,我們必須立起與新的偉大斗爭相契合的政治境界,高標準完成好這個使命擔當。
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展開改革。政治勇氣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第一位的“本錢”。作為當代中國強軍之舉,改革本身天經地義,但由于它牽涉到是非、利害、得失,因而它或為傳統觀念所不容,或為習慣勢力所不容,或為世俗偏見所不容,或為“利益鏈條”所不容,或為本位主義所不容,從而難免要遭遇各種有形無形的阻力或壓力;作為改革的主體,只有拿出敢于擔當的政治勇氣,才能清障除礙奪取改革勝利。即使在貫徹落實上級給定的改革“路線圖”過程中,由于需要具體去抓“觸動人”“冒犯人”“得罪人”的工作,因而同樣離不開政治勇氣。全軍將士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氣去沖鋒陷陣,努力使改革向應有的廣度和深度拓展。
以高度的政治清醒把脈改革。清醒把握改革的脈動,是確保贏得其勝利的重要條件,不可輕視。特別是在涉及改革的根本目標、根本方向、根本路徑、根本原則問題上,我們應以習主席有關重要論述為科學指南,清醒地予以把脈。比如,在改革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用強軍目標引領和統攬改革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以強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為改革政治方向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堅挺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個改革鮮明指向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運用戰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尊重官兵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匯聚改革正能量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貫徹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原則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在確保改革依法展開有序行進的問題上,要清醒把脈,等等。諸如此類的清醒把脈,應貫穿于改革的全部實踐。越是面對復雜環境和形勢,我們就越要通過政治上的清醒把脈,使改革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健康運行。
以堅毅的政治定力推進改革。正在進行的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軍事領域革弊鼎新的偉大歷史進軍,其艱巨程度超乎世人想象。加之在現實條件下,社會思潮紛呈迭起,信息網絡廣泛普及,國內因素與國外因素、軍內因素與軍外因素、體制內因素與體制外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因而影響干擾改革方向和進程的復雜因素及滲透渠道愈加增多。正因為如此,我們特別要有那種基于崇高理想信念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南西北風”的政治定力,始終做到既不為各種邪音雜音的鼓噪所迷惑,也不為諸多陳規陋習的羈絆所困擾;既不為某種歷史陣痛的降臨所驚恐,也不為某些頑瘴痼疾的復萌所煩亂;既不為眼前的小勝小捷所陶醉,也不為偶爾的小波小折所委頓。在未來征途上,無論遇到何種風險、挑戰和考驗,都要立足于任憑風浪起、我有主心骨的高度自信,以堅韌不拔的政治定力將改革偉業向前推進。
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運籌改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就好比展開一盤縱橫捭闔的宏大棋局,始終要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來科學運籌、合理布勢,方能增添勝數、贏得成功。一是要用好戰略思維這個法寶。既善于著眼全局,把改革放在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下加以運籌,使之形成經天緯地的大格局,又善于著眼長遠,把改革放在未來信息化戰爭視域里加以運籌,使之呈現超越時限的大跨度。二是要用好辯證思維這個法寶。既立足全面系統,把改革作為一個整體工程統籌實施,又注意突出重點,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落一子而全盤活的改革上著力打好攻堅仗。三是要用好創新思維這個法寶。堅持以敢為人先、標新立異的膽識,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地應用于改革實踐,不斷拿出破解矛盾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四是要用好底線思維這個法寶。堅持從難從險從危著眼,把保障改革順利進行的各項工作想在先、做在前,努力打好未雨綢繆的主動仗。
以赤誠的政治情懷獻身改革。對我軍官兵來說,這次改革作為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既是回避不了的時代大考,也是為強軍興國建立功勛的難得時機。從某種意義上講,擁護支持改革,是我們在當下為黨盡忠、為國分憂、為軍效力的集中體現。新形勢下,每個官兵都要以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赤膽忠心,自覺當好改革的主人翁,竭力增進改革的正能量。一方面,要全身心地助推改革。始終把改革當成份內事,急改革所難,解改革所憂,助改革所需,與組織上同心同德去做好促進改革的各項工作。凡有益于改革的事,都極力而為,做到不避其難、不厭其煩、不嫌其瑣。另一方面,要無條件地成全改革。始終以改革大局為重,當改革需要自己作出犧牲奉獻的時候,不講價錢不提要求,心甘情愿地以個人之失換整體之得,以局部之失換全局之得,以眼前之失換長遠之得。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當好獻身改革的排頭兵,以自身模范行動引導團結官兵成就改革偉業,不負黨和人民的厚望重托。
(章傳家 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咨詢組成員、少將)
若要選擇過去兩年中國政治發生的最令外界印象深刻的事件,相信很多人會給反腐投上一票。在法國路透社看來,中國反腐的不斷升級,是為了“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利好中長期改革推進,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相呼應”。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開會議,討論十八屆二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審議并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央紀委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中心議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發改委突出簡化項目審批流程,探索服務型政府的制度性建設。“這個坡是下不來的,不然的話,整個這一帶的交通確實非常難受。”在鄭州航空港區城際鐵路施工現場。
根據省委統一安排,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10月21日參加省發改委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李克強調,作為全省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省發改委承擔著推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重大責任。
公眾關注兩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里常有回應群眾關切的聲音、提供解決現實問題的“鑰匙”。
[學習進行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已主持召開29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改革工作,為改革沿著正確軌道運行把脈定向。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以重點帶動全局——這就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論。
真正以改革實踐落實新發展理念,我們就不難找到瓶頸和短板,精準對焦、協同發力,在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發展平衡、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開放水平、促進共建共享上取得新突破。
新年伊始,新《預算法》、新《環保法》等一批滿足群眾期待、反映改革發展要求的法律法規正式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沿著法治軌道穩步推進。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底線標準,也是建立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
“試點是改革落地的關鍵一步,也標志著國資國企改革進入頂層設計與試點同步推進的階段。據記者了解,有關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隨著試點的展開,整體方案的出臺將漸行漸近。
毫無疑問,社會越轉型,就越是新舊問題交織、利益主體紛起,孤軍奮戰、單兵突進難以走遠。這些老百姓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改革難題說明,沒有全面改革的統籌謀劃,沒有各項改革的協同推進,就難免顧此失彼、相互掣肘。
記者12月16日從新鄉市政府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下發綜合改革試點的復函,新鄉市獲批產業集聚集群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成為全國5個試點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獲批的城市。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第一批六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經國資委多次審議,已基本定稿,最近就可發文實施。試點不是搞“盆景”,也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要試出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較成熟的試點必然對頂層設計的出臺起到助推作用。
與國務院的改革方案相比,地方改革將“職能轉變”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小平認為,國務院有關部門下放的審批權力既要在下一級政府確定承接措施,又要在本系統內制定上下銜接的辦法。
今年的全國兩會令國人更為矚目:不僅新一屆中央政府將走馬上任,而且新一輪改革的著力點和路線圖將成為最熱的話題。圖表5:改革是誰的責任和義務 改革的號角再一次吹響,百姓對改革期待殷殷,民眾對改革的參與熱情已經溫暖了這個春天。
“沒有哪個燈能包打天下”,最近,“闖黃燈罰6分”的新交規引起熱議。這些老百姓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改革難題說明,沒有全面改革的統籌謀劃,沒有各項改革的協同推進,就難免顧此失彼、相互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