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道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11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發表題為《中國微調進攻性打擊力量》的文章,作者為費學禮,編譯如下:
20世紀70年代,蘇聯戰略家認識到,將精準的常規武器與先進的信息、偵察和指揮系統結合在一起,能夠取得近似于低當量核武器的毀滅性效果。蘇聯將師級戰術信息系統與火箭炮的結合體稱為“偵察-火力綜合系統”,而戰區級信息與導彈/空中打擊系統的結合體稱為“偵察-打擊綜合系統”。
美國在巴爾干半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中將上述兩個理念全都付諸了行動,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則予以密切關注,并在20世紀初打造了自己的首個偵察-火力/打擊綜合系統?,F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從更適合中短程攻擊行動的第一代偵察-火力/打擊綜合系統,向擁有更加精良的多級偵察和信息系統并能夠實施中遠程打擊行動的第二代系統轉變。
過去十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部署了令人生畏的C4ISR網絡并不斷改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使用30顆軍用和民用光學偵察衛星、5顆雷達衛星和5顆電子情報衛星“三星星座系統”。今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射了擁有0.72米影像分辨率的“吉林一號”衛星和兩顆擁有1.12米視頻分辨率的“靈巧”衛星。中國還有望擁有更高視頻分辨率的衛星,而且據中國科學家說,它們可能在這個10年的晚些時候得到首批光學/激光通信中繼衛星的支持。
在傳輸數據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使用20顆軍用和民用衛星。到2020年,由35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該能夠覆蓋全球。過去15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直在發展數字指揮系統以滿足全國、戰區和作戰級別的指揮控制需求。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可能急劇增加。第二炮兵部隊擁有1200枚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研制的350公里射程的東風-11A導彈,以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研制的600公里射程的東風-15導彈。但這種一個發射器配一枚導彈的系統可能會被一個發射器配5至8枚導彈的系統所取代。
比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M-20導彈系統就同時配備了一枚射程超過300公里的短程彈道導彈和4枚射程為300公里的A300火箭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推出了一種類似系統,將300公里以上射程的BP-12A導彈與多達4枚200公里射程的神鷹-400火箭彈搭配在一起。
2010年,五角大樓公布的此類數據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50個短程彈道導彈發射器,每個發射器配5枚導彈再加上兩輪重新裝填的導彈,就能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增加至3750枚。
二炮的戰區導彈數量和射程都在擴增。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的800至1000公里射程的東風-16導彈于2012年開始服役。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東風-21導彈有東風-21C終端制導導彈和1500公里射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兩種版本。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展示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東風-26導彈,估計射程為4000公里。閱兵期間的報道稱,東風-26還有一種反艦彈道導彈版本。二炮還擁有超過400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東風-10陸基對陸攻擊巡航導彈(LACM),射程為1500至2000公里。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新型轟-6K型轟炸機和較早的轟-6M型轟炸機配備了某種版本的東風-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轟-6K型轟炸機能夠攜帶6枚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及數量更多的精確制導彈藥(PGM)。這些精確制導彈藥也能用于目前正在研制的攻擊戰斗機,比如西安的殲轟-7A、成都的殲-10和沈陽的殲-16雙座戰斗機。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月22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空軍航天設備偵察中心長官安德烈·卡柳塔上校表示,朝鮮確實將其地球遙控探測偵察衛星送入了軌道??f道:“朝鮮確實將其地球遙控探測偵察衛星送入了軌道。
2月1日15時2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將1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15年8月27日,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4號丙運載火箭將其最新衛星送入軌道。
在菲律賓的眼中,中國似乎是一個強取豪奪之人,一直對菲律賓的各種所有物垂涎欲滴。也許是南海爭端讓菲律賓產生了極度焦慮,有菲律賓媒體已經開始幻想中國也在外太空對菲律賓“下手”。
據外媒2日報道,伊朗向太空發射了一顆新的衛星,這是伊朗近幾年發射的第4顆衛星。外媒稱,有國家擔心,伊朗通過發展太空項目,最終會研發出可以搭載核彈頭的火箭。
中國頂級航天專家參與評選的2014年全球航天十大新聞中,就有兩條涉及中外的高精度遙感衛星。而2015年遙感衛星的發展熱潮同樣方興未艾,按計劃,中國的高分4號衛星將在年內升空。
兩者“擦身而過”時的最近距離將約為10公里左右。
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30日在京舉行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高分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空間局所屬“重力場和穩態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已經完成使命。與很多衛星在壽終正寢之后便被拋棄在地球軌道上不同,歐洲空間局決定將其引導進入地球大氣層焚毀。
時長:37分
記者張曉祺報道:記者3月29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我國重大科技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一號”任務,已完成衛星、運載火箭出廠審定工作,轉入發射實施階段。
總部位于巴黎的歐洲航天局12日說,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4顆衛星當天成功完成首次地面定位,標志著該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從太空獲得的信息,使衛星成為無可抗拒的發展目標。太空飛機包括5-8馬赫的低超音速無人機、利用導彈發射且以近軌道速度(25馬赫)運行的極超音速滲透系統,甚至是未來的以該速度行動的全球到達飛行器。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黃海南道、江原道、兩江道、羅先市19日分別舉行軍民大會慶祝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發射成功。朝鮮12日宣布成功發射“光明星3”號二期科技衛星,當天,金正恩向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下達了關于發射“光明星3號”的最終親筆命令,并到衛星控制綜合指揮所下達了發射命令,觀看了衛星發射全過程。
19日零時1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土耳其GK-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74次發射。至此,我國今年19次衛星發射任務全部成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