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俄米—24直升機在位于敘利亞拉塔基亞的空軍基地頻繁起降。
“即便是一只飛鳥,也會遭到攔截”——隨著俄羅斯戰機連續兩次“借道”土耳其領空空襲敘利亞,土耳其罕見地對俄方放出狠話。至此,敘利亞戰事所牽扯的國際力量呈現空前復雜的狀況。一邊是伊拉克緊隨敘利亞之后,向俄軍發出了“來境內空襲IS”的邀請,俄羅斯、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四國情報中心在北約眼皮底下高調啟動;另一邊是西方輿論鋪天蓋地質疑俄羅斯“反恐”的真實用心,指責俄“志愿軍”的地面部隊已進入敘利亞,中東或成“克里米亞翻版”。當中國人民歡度國慶假期之際,奧巴馬自稱TPP已經打擊了中國人主導“亞太秩序”的雄心,美媒則提醒本國總統:華盛頓與莫斯科為爭奪“中東秩序”直接沖突或打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
據路透社報道,7日敘利亞政府軍和民兵在俄羅斯空襲配合下,對西部城鎮叛軍展開圍剿。報道稱,這標志俄敘合作到達新階段,證明普京打擊IS是幌子,而支持巴沙爾政權才是主要目標。
此前,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痛斥美國反恐的雙重標準,她說:“應敘利亞政府正式請求,俄羅斯空天部隊開始采取軍事反恐行動,此后世界媒體就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似乎非法、不合邏輯、不可理喻的行動發起強大的反俄宣傳活動。”她提醒稱,當年“9·11”事件后,俄羅斯并沒有問華盛頓打擊的是“什么樣的恐怖分子”就給予了美國支持。
俄羅斯對敘利亞境內IS武裝分子的空襲已過去一周。據俄羅斯《新報》7日報道,到6日為止,俄羅斯戰機在一周內共進行了近120架次的作戰飛行,摧毀恐怖組織各項設施80多處。俄防長紹伊古7日稱,當天早上俄羅斯4艘軍艦向敘利亞目標發射了26枚巡航導彈。
而據《每日電訊報》7日報道,土耳其總理稱,俄羅斯在敘利亞57次轟炸,只有兩次擊中IS目標——剩下的“都打中美國和土耳其支持的武裝”。
俄羅斯《獨立報》7日稱,莫斯科為軍事干預敘利亞沖突“感到自豪”,這一行動讓俄“重返國際舞臺,迫使西方國家與俄平等的對話”,現在俄羅斯重新獲得了“影響中東地區的標桿”。報道同時表示擔心,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可能讓自身面臨重大風險,“可能會像阿富汗一樣被拖入一場新的戰爭”。據稱,IS已開始向在敘的俄軍事基地發起襲擊,并威脅要抓俄羅斯軍人。
馬爾卡進入中國后,將改寫國內冰淇淋行業現有格局,復古、簡潔的包裝彰顯其原裝進口與生俱來的高品質,獨特的貝加爾湖風情系列、蜂蜜口味系列、雞尾酒口味系列在國內都是獨樹一幟,高達15%的乳脂含量也是國內首款營養型冰淇淋。
11月27日凌晨,俄羅斯衛星網發布消息,俄國防部稱,在營救蘇-24幸存飛行員地區活動的恐怖組織被殲滅。
俄羅斯列瓦達中心2015年9月和10月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70%俄羅斯人對美國及其在世界上的角色持負面態度。調查顯示,今年持負面評價的人數為8年來最多。
據韓聯社9月23日報道,俄羅斯駐韓國大使亞歷山大·季莫寧23日出席紀念韓俄建交25周年論壇并做主旨演講。他表示,俄羅斯不承認朝鮮擁核國地位,反對朝鮮進行核研發。
弗拉基米爾·普京似乎有意讓俄羅斯成為敘利亞的真正參戰方——通過加大對境況極其窘迫的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武器供應和教官支援。
俄羅斯重申,向敘利亞提供軍事技術援助和派遣軍事專家都“嚴格遵循國際法”。莫斯科堅稱,這只是幫助巴沙爾總統打擊恐怖主義。
據法新社報道,烏克蘭東部三座城市在6日發生親俄民眾的抗議活動。
俄羅斯中央軍事區發言人27日在此間透露,今夏俄將與中國在車里雅賓斯克州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中俄雙方將分別派出600人參加。
據俄新網援引伏爾加格勒州內務總局23日消息,伏爾加格勒州警察局和移民局工作人員逮捕了在溫室大棚中栽培蔬菜的74名中國公民,他們涉嫌非法在伏爾加格勒州居留。借助翻譯得以查明,這些中國公民是去年年底受一個農業公司的邀請來到伏爾加格勒州尼古拉耶夫斯克區的。
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東部附近的太平洋海域20日上午發生多次地震,最高震級為6.4級。俄塔社援引俄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的消息報道說,距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東部174公里的太平洋海域當天上午發生20多次地震,震級從4.7級到6.4級不等。
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10時,俄羅斯將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閱兵式,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68周年。最后出場的空中方隊由俄空軍的17個飛行編隊共68架戰斗機和直升機組成,空軍幾乎所有列裝的飛機都將悉數登場。
據俄新社4月28日消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阿爾喬姆市一交警在執法過程中,因一酒駕司機拒不停車,被迫對空開槍警示。據報道,由于這輛轎車在公路上高速行駛,且對行人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交警當即示意該車司機停車。
據俄新社4月27日消息,俄聯邦委員會當天通過法律,禁止高官、公務員、上下院議員、法官擁有國外賬戶以及在國外銀行擁有有價證券。報道稱,禁令適用于擔任聯邦和地方國家機構職務的人、副總檢察長、央行董事會成員和官員,這些職務由總統、政府或總檢察長任命。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5月號(提前出版)報道,俄羅斯軍事工業界最高級人士說,2012年年底中俄雙方簽署了“關于聯合研究、制造新一代柴電潛艇”的確認協議。
據俄新網援引阿爾及利亞《哈巴爾報》周一發表的文章稱,大批“基地”組織武裝分子從突尼斯和利比亞前往敘利亞,加入組織分支“Duzhubha an-Nusra”的行列與政府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