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聯合國會員國就聯合國秘書長參加在第三國舉行的紀念活動表示抗議,是十分罕見的事情”,韓國《東亞日報》8月31日的社論說,雖然已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但日本安倍晉三政府仍然回避進行坦誠的反省,這一次因意識到潘基文的國籍而提出抗議,更加顯得狹隘。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學者盧昊認為,日本反復對潘基文來華參加閱兵式表達不滿,表現了安倍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糾結,這不是安倍一個人的糾結,而是日本執政集團,或者說主流政界的一種日益增強的政治意識。安倍政府認為,如果日本追求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政策和安全戰略上轉型,就要以日本在歷史問題上不背負污點為前提,否則就會面臨意識形態上的不利。這也是日本近幾年即使面臨美國的限定,仍然在修正主義歷史觀問題上小動作不斷的原因。
日本《產經新聞》8月31日刊登評論,指責出席中國閱兵式的韓國總統樸槿惠,聲稱樸槿惠出席中國閱兵儀式是“事大主義(小國侍奉大國以保存自身的策略)”行為,還說朝鮮王朝時期就曾有過像樸槿惠這樣的女性權貴(指明成皇后),把樸槿惠比喻成朝鮮王朝末期慘遭日本殺害的明成皇后。9月1日,韓國外交部正式提出抗議并要求刪除,但《產經新聞》方面明確表示拒絕,對此韓國網民罵聲一片。韓國網民紛紛留言:“日本右翼簡直是不知羞恥,居然將當今韓國國家元首比喻成當年慘遭日本人殺害的國母”,“見過《產經新聞》使用類似語言形容美國嗎?真是恬不知恥”。
一個因歷史問題與鄰國糾紛不斷,并遭到世界質疑的日本,不正視歷史真的有利于它成為強大的國家嗎?“刀光靖國之下,日本難成大國”,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的評論給出否定答案。該評論稱,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香港很多人提出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今天的日本能不能進入大國之列?筆者的看法如下︰當一個國家的政府,長期不肯面對過往的歷史、硬要永久掩耳盜鈴,走在歷史鐵證的對立面,且不斷向國民清洗腦袋,擴大民粹盲動的統治版圖,國民走出國外,頭不能抬、腰不能直,國家何大之有!(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文玉 張濤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曲翔宇 王海峰 陳一 柳玉鵬)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后,會慎重考慮將來是否繼續為韓國效力。
據美國媒體報道,聯合國方面宣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于當地時間15日前往海地,視察受颶風“馬修”影響的災區情況。聯合國發言人杜加里克稱,視察期間,潘基文將與受“馬修”影響地區的居民、政府官員以及人道主義工作者會面。
就韓國媒體近日強烈推測他有意競選下屆韓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30日回應道:先別瞎猜,這由我決定。
就韓國媒體近日強烈推測他有意競選下屆韓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30日回應道:先別瞎猜,這由我決定。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韓聯社5月26日報道,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出席濟州論壇并在西歸浦濟州國際會議中心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進行會面。據了解,此次黃教安與潘基文的會面是繼23日在土耳伊斯坦布爾其舉辦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之后時隔3天的再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定于25日前往祖國韓國,開啟為期6天的韓日之旅。更加引人聯想的是,韓國一家報紙2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潘基文的多名助手正在著手成立一家以潘基文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潘基文一直被視為下屆總統選舉的熱門人選。
敘利亞沿海城市塔爾圖斯和杰卜萊23日遭到多起爆炸襲擊,造成至少78人喪生,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敘利亞使館在23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敘利亞,并提醒在敘中國公民保持高度警惕,加強安全防范和應急準備。
據韓媒報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了前往朝鮮進行訪問,持續與朝方進行接觸。潘基文還說,在明年4月13日韓國舉行國會議員選舉后,為出席非政府組織會議,他將于明年6月訪問韓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呼吁歐盟就難民問題達成符合其國際義務和《聯合國憲章》的共同方案。
呼吁所有歐洲國家確保承擔其國際義務,遵守不驅回原則。
日本《讀賣新聞》8月31日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31日上午舉行的記者會上,針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即將出席中國9月3日舉辦的“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一事表達不滿。
潘基文說,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和犧牲為世界人民所認可和感激。針對日本方面質疑,潘基文反駁道:全世界都在紀念二戰這個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悲劇結束70周年,同時也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仡櫄v史看看我們能夠得到什么樣的教訓非常重要。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6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已經把聯合國前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死因調查專家小組的報告提交給聯合國大會主席,并指出“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聲明說,將進一步調查前秘書長馬舍爾德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