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9月3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式上,國產某新型轟炸機將以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亮相。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轟炸機,主要用于執行遠距離精確打擊和臨空轟炸任務。”轟炸機梯隊帶隊長機、空軍某航空兵師副師長包連晶說。
這型轟炸機與2009年國慶閱兵中亮相的轟-6H相比,改裝率高達90%。用包連晶的話說,“除了桿和舵沒變,其他都變了”。
改進后的新型轟炸機,機上成員人數減少了一半。飛行員不僅要駕駛操縱,還要負責通信聯絡、空中態勢判斷和武器操控。“一個人要干過去兩個甚至三個人的活,對飛行人員的專業本領、理論素養要求更高了?!卑B晶說。
要求雖高,轟炸機梯隊的飛行員們卻是整個空中梯隊中相對年輕的,以“80后”為主。近年來,他們駕駛著這型轟炸機,成功完成了西太平洋遠海訓練等任務。
據介紹,閱兵當日,多架轟炸機將以密集隊形飛過天安門。
“飛行員們對這種隊形并不陌生——為了隱蔽作戰意圖,密集編隊突防是經常運用的手段,事實上,我們還飛過間距更短的編隊:從地面看,相鄰飛機的機翼幾乎是重疊的?!卑B晶說。
轟炸機是空軍的主戰機種之一,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入實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轟炸機的“千機大轟炸”成為戰勝德日法西斯的利器。對于今天的中國空軍來說,遠程轟炸機是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轉型的重要裝備。(記者 張玉清 張汨汨 黃書波)
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7月13日報道,俄羅斯正在研制高超音速轟炸機,該轟炸機能夠從近地太空發動核打擊,在一到兩個小時內能達到地球任何一個地方。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特卡島,長滿了綠油油的小草。山腳下,一架B-24D轟炸機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這里,任憑風雨洗禮。
美國空軍26日公布了新一代隱身轟炸機的首張圖像。傅前哨表示,如果美國未來把B-21派到中國周邊,對付它的方法很簡單。另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B-21的威脅程度還要看它的隱身性能到底有多強。
《解放軍報》18日關于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在訓練中連續跨越4個戰區、奔襲近萬公里的報道引發頗多關注。
媒體報道,美軍一架B-52轟炸機上周飛近南沙群島華陽礁上空2海里范圍內,美國國防部聲稱,軍機是錯誤飛進相關空域,正在調查事件。
官兵們迎難而上,戰機編隊馳騁至預定空域后,采取超低空飛行,依托地形規避“敵”雷達搜索。
近期,中國遠程戰略轟炸機出第一島鏈訓練、解放軍再次試射東風-41新型洲際導彈以及戰略核潛艇將實現帶彈巡航的消息刺激到美國防務領域的敏感神經。
國外一直密切跟蹤中國空軍發展遠程打擊能力的進展。中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發展具有一定隱形性能及優秀突防能力的遠程戰略轟戰機,是中國空軍獲取攻防兼備能力的必需之舉。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9日報道,上周五,美國軍方對外宣稱,兩架F-22戰斗機攔截了6架靠近阿拉斯加西海岸的俄羅斯軍機。從這個角度看,讓美國人閉嘴的最好辦法是不斷攔截,讓美國適應新的規則。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5日說,俄羅斯空軍的6架“圖-95”型轟炸機當天沿著日本列島周邊飛行。共同社援引防衛省發布的消息稱,6架俄羅斯轟炸機當天沿著三條線路繞日本列島周邊飛行,每條線路上分別有2架轟炸機。
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9日發布消息稱,當天上午發現中國空軍兩架H-6轟炸機和一架Y-8預警機飛越沖繩主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從東海飛向太平洋后返航。(原標題:日方稱中國軍機從沖繩附近公海飛太平洋)
2014年2月18日,美國空軍壽命周期管理中心(AFLCMC)戰斗機/轟炸機理事會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聯合在美國“聯邦商業機會”網站上發布通告,請求工業界為升級美國空軍轟炸機機隊現有的雷達系統提供技術方案信息和建議,以提高B-1和B-52轟炸機進行廣域海上監視和瞄準敵方水面艦艇的能力。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近日,美國空軍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耗時四年,將遭遇火災損傷的B-2隱身轟炸機修復,并投入服役。這架B-2轟炸機是在2010年2月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地面啟動時發生“輕微”的發動機起火,僅過了一年,說辭就由“輕微”變為“可怕”。
資料圖:據美媒稱,中國的新型隱身轟炸機外形類似美B-2隱身轟炸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6日報道,一名美國官員稱,兩架美國B-52轟炸機從西太平洋的關島起飛,于華盛頓時間25日晚間7時左右,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