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6月初,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主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結束后,該機構美國外交政策與跨大西洋事務高級研究員達納·艾林在新加坡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論及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心態和政策選項。
在回答美國對華政策是否在“把中國作為戰略伙伴”和“全面遏制中國”兩個不可能實現的極端之間搖擺時,艾林表示“擺幅沒那么大”。他說,美國是個存在巨大政治分歧和尖銳黨派之爭的國家,但對華政策方面,從尼克松政府決定建交以來,是一以貫之的,“遏制中國的聲音在美國從未占據主流”。如果遏制的定義是“阻止中國變強大”,美國不會這么干,美國想讓中國一直是個貧弱國家嗎?
艾林認為,美國政府已經接受中國崛起,問題只在于,一,中國將扮演什么樣的全球角色?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在如此重要和強大的同時,擁有如此多貧困人口。一些西方人可能覺得,這樣一個國家難以預測,它是否會把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導向外部民族主義或激進立場?二,中國想要美國現在這樣的全球地位嗎?不是,中國還沒有和美國展開全球競爭的跡象。
在艾林看來,美國國內的確有那么個群體,習慣了絕對領導力的行事方式,不自主地對分享這個角色持有嫉妒之心。但美國并不想嘗試零和游戲。大家都知道亞投行的事,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奧巴馬政府費了好大力氣試圖說服國會,調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認識到讓中國獲得更多話語權比讓它成立個新銀行好,但國會拒絕了。
對于美國是否出現自信心不足,艾林認為,美國經歷了一段由伊拉克戰爭導致的信心低潮期,它現在仍在為此付出代價。美國實力衰落的觀點也由此而生。入侵伊拉克是個錯誤,這已經成為大部分美國人的共識。奧巴馬公開稱美國力量的局限性,說要“分清輕重緩急”,這也就是“重返亞太”的思想根源,和中國以及亞太國家的關系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優先選項。
“美國總是不斷重復‘重返亞太’的口號,實際傳播效果不好,沒能很好地讓外界尤其是中國領會美國在地區的長遠用意。”艾林表示,美國并不是想給中國造成現實威脅,或是鼓勵其他國家這么做。比如在臺灣問題上,“臺獨”一冒頭,美國就去勸阻。日本在世界上發揮多一點點額外的軍事角色,美國是歡迎的,但一旦波及中日之間的歷史宿怨,美國絕對避免惡化事態。
艾林說,美國仍有自信的資本,未來它需要做的是對戰略投資更加謹慎。艾林引述麥克阿瑟的話說,誰想在亞洲大陸上提議一場地面戰爭,他一定要看醫生了。但美國已經在這兒打了幾場,沒一個有好結果。(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孫嘯波)
據外媒報道,亞洲股市27日收復稍早的失地,美元兌日元彈離一個月低點,表明投資者認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與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首場辯論中勝出。27日,日經指數.N225跌0.4%,扳回了逾一半跌幅;美元兌日元從100.08左右的低點上漲至100.74。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報道,一名美國公民非法進入朝鮮之后,在平壤記者會上長篇大論譴責美國的國內和外交政策。美媒援引朝鮮聲明說,馬丁內斯在美國情報負責人克拉帕去平壤磋商美國人裴俊浩和米勒釋放適宜兩天之后進入朝鮮。
美國參議院29日舉行投票,批準約翰·克里出任國務卿,這是16年來美國第一位白人男性國務卿。當日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先以全票批準克里的提名,其后參議院全院舉行投票,結果以94票贊成、3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順利批準提名,自此克里完成全部官方程序,正式成為美國第68任國務卿。
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計劃網站5月14日刊登題為《三場戰爭學說》一文,作者為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計劃聯合主管約翰-費弗。奧巴馬2008年繼承的美國是個“行尸走肉般的帝國”,而中國現在充當著上世紀40年代美國扮演的資助者角色。
資料圖:1989年美國出兵入侵巴拿馬,推翻諾列加的軍事政權,扶持恩達拉就任總統。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門羅主義就是美國海外霸權的核心,其爭霸重點是拉美,并以巴拿馬運河的開鑿和巴拿馬運河區的占據為標志。
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近日批準向韓國出售136枚“愛國者-3型”攔截導彈(PAC-3)及相關配件,并向美國國會通報相關內容。據報道,PAC-3導彈可在40公里高空直接攔截彈道導彈,被認為是韓軍正在構建的“韓國型導彈防御系統”(KAMD)的核心攔截工具。
【美聯社首爾4月4日電】朝鮮今天警告說,其軍方已獲準利用“小型化、輕量化和多種化”核武器襲擊美國。【法國《回聲報》網站4月3日報道】 五角大樓周三宣布“今后幾周”將在關島部署戰區高空區域導彈防御系統,以加強保護美國本土免遭朝鮮襲擊。
【美聯社首爾4月4日電】朝鮮今天警告說,其軍方已獲準利用“小型化、輕量化和多種化”核武器襲擊美國。【法國《回聲報》網站4月3日報道】 五角大樓周三宣布“今后幾周”將在關島部署戰區高空區域導彈防御系統,以加強保護美國本土免遭朝鮮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