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試圖共管世界”,俄羅斯《獨立報》22日發文稱,布熱津斯基曾表示希望中美兩國“共管世界”,這一想法是不現實的,因為兩國間分歧巨大,但兩國都希望能夠建立合作關系,這也是兩國每年舉行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目的。
“盡管南海沖突,中美仍積極對話”,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23日起在華盛頓舉行。美國國務卿克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將共同主持對話。
此次對話在習近平主席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進行,而9月的高層訪問也將成為奧巴馬任內最后一次實質性的中美對話,因此被認為“對雙方都具有重大意義”。
21日,汪洋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呼吁美國對中國降低投資門檻,此前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也對中方喊話,稱在對話中不會“掩蓋”包括南海在內的中美分歧,但他的喊話被媒體解讀為“對中國降低了調門”。
“我們的軍事實力正出現不可思議的衰減”,7月29日蘭德發表報告的同一天,美國另一家智庫企業研究所網站以此為題呼吁增加國防經費。【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 林鵬飛 曲翔宇 張亦馳】
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的講話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為增進兩國戰略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加深兩國人民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者按: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是“道義現實主義”理論的提出者,該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崛起國為何可能取代現行世界主導國的地位。現在許多周邊國家采取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雙軌戰略,很說明問題。
當地時間三月三十一日,二○一六年核工業博覽會在華盛頓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美國核能企業艾德羅國際公司歐洲主管格哈德·格魯伯對本報記者說:“我對習近平主席有關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闡釋非常贊同。
來自中美兩國的400余位大學生代表匯聚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共話互聯網夢想。
“中美公開分歧但誓言合作”,23日—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被媒體定性為“對抗和對話之間”。“對話給中美兩國提供了管理危機的良好平臺”,此前因南海危機對中美對話表示懷疑的外媒更新了它們的觀點。
“中美公開分歧但誓言合作”,24日的法新社這樣描述中美對話的情形。日本《外交學者》雜志認為,在本周舉行的對話中,如果美國希望中方的海上軍事策略能有根本性轉變,很可能會失望。
鐘自然:中國國土資源部是中國政府負責管理土地、礦產、海洋等自然資源的部門,實施從陸域到海洋、從地表到地下主要自然資源的綜合管理。
各參加方達成共識的產品約200項。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11月12日上午,中美兩國元首舉行會晤,雙方就盡快恢復和結束《信息技術協定》擴大產品范圍談判達成雙邊共識。如果擴圍協議達成,它將是世貿組織成立19年以來第一份關稅減讓協議,會有力增強人們對世貿組織多邊談判功能的信心。
美國防長哈格爾在夏威夷同東盟十國防長開完防務論壇后,出訪日本、中國和蒙古。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在釣魚島及南中國海的主權糾紛升級之際,美國重申對本區域的防務承擔,有遏制中國崛起的意義。
4月2日,中美兩國商會主席葛國瑞及其代表團一行13人到雙匯參觀、交流。
4月2日,中美兩國商會主席葛國瑞及其代表團一行13人到雙匯參觀、交流。
中國通過進一步加大與好萊塢的聯姻,正重新定位它在全球電影產業的地位。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4年1月22日,第五次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期間,中美雙方就兩國在亞洲相關領域開展合作發表了項目清單。6、預防性外交:中美雙方將于2014年3月20日至21日在惠靈頓與新西蘭和文萊共同舉辦“東盟地區論壇預防性外交培訓資源圓桌討論會”,以加強地區預防性外交培訓。